本刊讯(记者 宋成均)7月31日,记者在下长镇益家村等地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迎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杆。该镇的2万多亩水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拉开了今年全县水稻收割的大幕。
在下长镇水稻基地,稻田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据当地农技人员介绍,这地方的水稻收割时间比其它地方大约提前了一周左右。
下长镇地处长宁县北部,属于典型的长江上游河谷气候,较长宁其它地方平均温度高1到2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针对水稻育种和秧苗移栽期气温低,水稻生长期多雨、低温寡照的天气状况,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该镇积极推广水稻旱育秧、“放水晒田”等措施,既保证了水稻的正常生长,也使收割期相应提前。
“从7月25日我们镇就开始了水稻收割,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收割了四五百亩了。”下长镇农技站站长黄瑞平说,“我们针对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积极协调,互帮互助,确保秋收顺利进行,确保颗粒归仓。”
提前收获的水稻不仅躲过了伏旱天气的不利影响,保证了水稻品质,同时也给农户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下长镇益家村5组村民龚汝秀家收割稻谷已经有两三天了,晒干后打成米上街去卖,一般的米一斤只能卖2元到2.2元。“这米很好吃,很新鲜,3.5元一斤别人还抢着给我买。”龚汝秀乐呵呵地说。 据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长宁县共种植水稻24.8万亩,其中再生稻16万亩。为了保证水稻稳产、农民增收,长宁县在大力推广旱育秧及绿色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上,还积极推广高产新品种和测土配方等农业新技术。其中,推广盛丰9号等20余种优质水稻高产种子,实现平均亩产增加60公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实现节本增效20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本刊讯(记者熊波)2014年,是长宁县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复查年。为巩固长宁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督促检查相关部门巩固国卫工作情况,确保顺利通过2014年国家卫生县城复查验收,7月28日,国家卫生县...
长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