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罗云环)长宁县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丰富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田园风光、体验渔农生活的愿望,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互动和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按照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了《“乡村旅游月月红、健康养生人人乐”活动方案》、《川南人游长宁主题活动方案》、《长宁县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发展方案》、《长宁县五大乡村旅游组团规划方案》等系列方案,在资金、土地、税收、信贷政策等方面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予以扶持和倾斜,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旅游企业、农民群众参与和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了“政府引导投入、企业重点投入、农民主体投入”的投资机制。
建立了长宁县旅游协会、水产养殖协会、水果营销协会、竹业协会、甜梨协会、竹荪协会等行业协会等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休闲农业与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培训人员达1050余人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85%以上经过各种专业培训。
按照“一季一节庆,月月有新旅”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安排,成功举办开佛镇佛来山梨花节、品果节、古河镇红色村草莓采摘、西瓜采摘、三元乡枇杷采摘、竹海挖笋节、龙舟节、梅白乡碧浪湖钓鱼比赛、双河凉糕比赛等主题活动;申报了17种类型的“西部竹石林”商标;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了长裙竹荪、竹笋、藏香猪等旅游商品,开展了鲜竹荪、鲜苦笋、草莓、西瓜、佛梨等旅游采摘体验活动。这对于把长宁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乡村农业的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本刊讯(石富玲记者王超)9月26日,长宁县第二期优秀干部人才递进班举行了“责任与担当”主题演讲比赛。来自优秀干部人才递进班里的13名选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突出认识责任、明确责任、落实责...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