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县讯(记者 张文智 通讯员 尚晓伟)“村子里的蔬菜大棚都是村支书高小会带领大伙儿发展起来的。这几年,为了让家家户户发展特色产业,他从县里请来相关专家为村民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在宁县春荣乡昔沟村,村民高平山看着自家新建的三座蔬菜大棚满意地说。
焦村镇任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是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作为“市场型农民”被选拔为“新型村官”,他依托自己近几年在本村建办的苗木基地、建筑公司、租赁公司等10多家企业,吸纳本村450余名剩余劳动力在这些企业就地打工,每人年收入达1.5万多元,仅此一项,为村民增加收入670多万元。
高小会、杨军是宁县在激活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涌现出来的致富带头人。如今,宁县已在全县257个村选拔培养出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村官”100余名,他们正带领着一个个“雁阵”,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两年来,宁县大力实施“新型村官”培育工程,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产业协会、合作社负责人,务工返乡人员、转业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拔政治素质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能人”进村“两委”班子,让能人“当家掌舵”,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同时,该县创新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倾斜项目、贷款支持等措施,扶持“新型村官”建办企业、领办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协会)+产业基地”模式,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头雁”效应,不断提升村级班子致富带富能力,使村级党组织焕发出新的活力。
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耀文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为了给农村找出好的致富带头人,我们严格落实‘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制度,先后选拔208名致富能人、8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72名‘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充实到了村‘两委\’班子中。”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促工程进度 ——庆阳公路局省道202线西峰至长庆桥段养护维修工程见闻
本报通讯员左建军赵亚军近日,由庆阳公路管理局承建的省道202线西峰至长庆桥段养护维修工程进展顺利,预计8月下旬完工。庆阳公路局安排合水公路管理段、西峰公路管理段、宁县公路管理段分别负责该养...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