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长宁新闻 > 正文

【干部手记】给脱贫一个支点

来源:甘肃日报 2015-05-08 14:32   https://www.yybnet.net/

【干部手记】给脱贫一个支点

李 军

水泥路平坦宽阔,一排排路灯整齐笔直,村部小学教室窗明几净,专业合作社贷款催生的养猪厂里生机无限……这是宁县南义乡刘寨村的新景象。该村3年来通过“双联”有了显著变化,刘寨村是贫困村走向富裕的一个缩影。

刘寨村是宁县南义乡东部一个贫困村,信息闭塞,路难行,耕地以梯田为主,传统农业效益低,村民们靠天吃饭,收入微薄。2012年初,双联工作如一缕春风吹过陇原大地,我和机关41名干部联系刘寨村,我本人作为组长单位负责人联系协调抓好这一工作。机关干部多次下地头、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共商发展大计,开展***。在下乡调研的日子里,我与乡、村干部一起理思路、兴产业、促增收,设计制作了农户基本情况和扶贫重点人口档案信息表册,组织力量对该村5个小组1178名农业人口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组分户按照好、中、差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重点扶贫人口53户69 人,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级扶贫攻坚双联实施方案,确立了村里的主导产业,针对每个农户制定了帮扶计划,明确帮扶人员,做到 “一村一业,一户一策”。

通过双联,我的体会一是***重在“准”。***就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二是***贵在“精”。紧紧抓住“谁去扶贫”、“扶谁的贫”、“扶贫扶什么”、“用什么去扶贫”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如何增收,如何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滴漏”,如何避免扶贫责任制流于形式,如何提升扶贫机构队伍能力等问题,最终指向都是尽早达到减贫目标。三是***落到“效”。减贫脱贫关键在产业的培育上,要找准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在活力、内生动力与“造血”肌能,做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相结合。

由于实行了***办法,如今,刘寨村产业规模化趋势已经显现,形成了核桃、蔬菜、苗木等特色主导产业。在“一村一品”的带动下,荒山荒坡激活了,农民腰包也鼓了,逐步摘掉了“贫困帽”。

(作者为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新闻推荐

宁县籍企业家设立 基金救助困难学生

宁县籍企业家设立基金救助困难学生本报讯(记者文洁)日前,宁县和盛中学成立了“宏伟奖学金”公益基金会。成立仪式上,宁县籍企业家、和盛中学毕业生丁彦辉首期捐款100万元。丁彦辉心系家乡、无私资助...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干部手记】给脱贫一个支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