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石颢
“如今有机苹果咋种,良种畜禽咋养,不用出家门,通过互联网就能了解种养新技术了,绿色农畜产品的营销行情在网上也是一目了然。”4月28日,在宁县焦村镇宫刘村村民孙晓平家的甜瓜园子里,今年40岁的孙晓平边给甜瓜施沼液,边对笔者说。
如今,在宁县数以万计的农民像孙晓平一样通过网络学习标准化种养技术知识、了解农产品最新市场营销信息,破解一系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难题。
近年来,宁县将互联网建设覆盖全县18个乡镇256个行政村,每个村都配备了网络设备。为培育一支有文化、知市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该县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民购置了电脑,接通了宽带,通过各大农业网站了解特色农畜产品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查看市场行情走势,从而科学调整自己的种养思路和方式。农民生产已由过去“先种养,后寻市场”转变为现在“先寻市场,后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去年我在幼龄苹果园里套种瓜菜前,先在互联网上浏览了这方面的信息,看到早熟地膜马铃薯市场前景看好,便种了6亩,纯收入1.2万元,农业信息真是我们农民的‘指南针\’。”盘克镇形赤村果蔬种植大户王新恩开心地对笔者说。
为支持更多农民上网获取农业致富信息,让互联网在农村逐渐普及,使现代农业生产步入网络化运行的快车道,宁县结合“农业科技进农村”等活动,组织开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就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基本知识、互联网上农业信息筛选、如何开展基于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等内容进行授课讲解。
宁县还建立完善各种农业数据库,不断丰富网上农业信息,是农民不出家门就可以知道全国各地粮、畜、禽、果、药、鱼、苗木等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农业新技术及国家新政策法规等实用信息。
新闻推荐
9月21日下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深入庆阳市宁县和盛镇,对当地联网通村路、农村客运班车、农村物流发展、农民产业增收等情况进行调研。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的委托,省委副书记欧阳...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