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建强董建学 10月18日,笔者来到焦村镇半个城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只见货架上各类当地农副产品琳琅满目,黄花菜、白瓜子、苹果、核桃……丰富多样,店主孙宗章正在网上与一位客户洽谈宁县大枣生意。“利用网络做生意,以前想起来总是很胆怯,可自从县上开辟了农村电商扶持政策,信心增加了不少。”孙宗章满怀信心地说。
孙宗章以前在镇上从事申通、圆通快递业务,收入也较为一般,当他看到县上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优惠政策后,从今年3月份起,便做起了农村电商,再加上自己的快递业务,如今孙宗章已成为村里赫赫有名的致富能手。“目前村淘代购主要以核桃、苹果为主,一天最高达到1000元左右。”孙宗章说。
今年,宁县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商务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通过摸清全县快递、货运、互联网等行业的底子,多渠道培训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人才,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活动,筛选编制全县名优产品目录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助推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县政府还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制定了《宁县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政策上支持保障农村电商发展。
同时,该县还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拨款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财政资金的引领、鼓励,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如今,活跃在宁县城乡之间的各类快递公司、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传统的农副特色产品,再加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都为全县“触网”创业人士提供了坚实的致富门路,全县上下正掀起一股“触网创业”新热潮。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办网店10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15户、电商企业5家,从事电商业务的人群达500余人。
新闻推荐
本报宁县讯“自从建起文化集市后,我们培训了大批手工刺绣能手,使我们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数量更加多了,营业收入相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庆阳彩霞香包公司经理白彩霞告诉笔者。白彩霞也是米桥村...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