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王超)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中,长宁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在确权颁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以及金融支持三农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尝试,通过出台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0月30日,秋末的寒风正凛冽的正吹向大江南北,笔者随农业局工作人员穿行在长宁县各地的田里乡间,却发现这里的农业农村俨然一幅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景象。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乡村农业经济萌发新芽
在古河镇金土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草莓基地,宽敞明亮的钢化大棚中,郁郁葱葱的草莓整齐的排成了一条条绿带,繁茂的叶子下,一朵朵小白花悄然绽放。大学生创业者熊章栋正在自己的草莓基地里修枝、疏果、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再过二十多天,这冬草莓就要上市了,能有这50亩的长势和规模,还得益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熊章栋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感激,今年,他在农村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进行了农户联合贷款,每个银行贷到了50万,解决了流动资金的问题;又用钢架大棚作抵押贷款,抵押了15万,将固定资产变成了有形的资产来利用,并进一步扩大了草莓的种植规模。
为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支持三农发展,今年,县财政出资500万元成立长宁县中小微企业互助会,创新“小企业联保贷款”、“窖池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苗木动产抵押贷款”等多个贷款业务新品种,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融资选择空间。此外,还安排2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县内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目前,全县农户、各类农村经济组织评定星级信用主体8.87万户,累计授信总额22.29亿元。
加大扶持培育力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枝散叶
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援助,长宁县还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宜宾九牛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该县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食品加工、销售、餐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肉牛养殖企业。公司推行“公司+家庭牧场”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同时,企业还返聘土地流转农户在牧场就地务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九牛公司总经理蒋兴德介绍,“我们流转了农民土地1000多亩,在开工发展以后,能够解决当地300人左右的就业问题,另外,和农户开展合作,一两年之内能带动6000户农户和我们一起养殖肉牛。”
与九牛农业一样,位于古河镇和乐村的“花漫水乡”也是该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又一探索。在这个集乡间玩趣、观赏游憩、农田劳作、采摘饮食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乐园里,农户除了收取土地流转费用外,还可就地务工、开办农家乐,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在“花漫水乡”项目建设现场,当地十余位村民正在挖掘机的协助之下,热火朝天的种植“中东水枣”观赏树。正在干活的和乐村三队村民罗怀之告诉记者,他们不但获得了流转土地的资金,在这里务工每月平均还能得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还可以合作发展农家乐搞水果种植,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发家致富。
在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中,长宁县以推进“七权”同确为前提,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重点、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加快农业金融体系创新为关键、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通过“确权”、“放权”、“活权”,进一步奠定深化农村改革基础、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产村相融互动发展。
2015年,长宁县共整合支农资金3亿元以上,实施农业重点项目45个,完成投资额8亿元。加快推进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村12个,完成农村廉租房建设117户,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557人。
县委农工办主任、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主任姜铭介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广大农村全面小康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长宁县积极探索和提升“万亩林亿元钱”林地综合利用示范建设,不断提高林地价值。目前已经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1.5万亩,今年年底可望新增森林面积1.8万亩,森林覆盖率将达57.89%。图为竹产业二产加...
长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