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为民不言悔
——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宁县焦村镇任村党支部书记杨军
本报记者先朝阳
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绿树环绕的居民楼房,阡陌纵横的绿色田野,功能齐全的文体娱乐休闲广场,高标准化的便民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室、科技培训中心、幼儿园、村小学……走进宁县焦村镇任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景。
如今的任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富裕村,先后被表彰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党建示范点”“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陇原先锋号”等。
任村取得的成绩,和村里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杨军分不开。
支部班子的“领头羊”
杨军是2008年村里经过公推直选,高票当选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上任后,他首先从班子自身建设抓起,对“两委”成员设岗定责,制定目标任务,支部每年承诺为村里办好十件实事,并由群众监督落实,年终逐项进行述职评议,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用承诺倒逼行动,强化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也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向心力。
为推动全村发展,杨军组织村党支部一班人先后到省内外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及发展产业的经验。杨军说:“只有把村两委班子的思想解放了,带领群众发展才能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根据全村党员的个人特长,杨军把他们编成了政策宣传、果园管护、养殖指导、企业筹建、纠纷调解等8个服务小组,引导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做好主力军、当好排头兵,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村务管理上,杨军推行村务决策民主化、村务公开经常化、财务工作规范化、民主评议制度化的“四化”工作法,坚持“村里的事情村民说了算”,村里的每项事务都向村民公开,实施的项目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对村班子的信任度、满意度逐年提高。
产业发展的“拓路人”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结合村情实际,2008年,杨军提出把分散的土地流转出来,成立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起初大家都不赞同,觉得风险太大。杨军深知大家的顾虑,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经过大大小小30多次群众代表会、村民大会,终于获得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当年2月,甘肃省首家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经济组织——宁县焦村镇民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杨军任合作社理事长,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确定以土地和现金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实现了全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流转出的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以发展立体、优质、高效农业为切入点,确立了瓜果、药材、苗木三大产业。目前,入社土地2261亩,入社农户达到203户876人,使全村七成以上的耕地实现了集约化经营,土地的比较效益实现了翻番。
农业专业合作社给群众带来的信心,杨军又因势利导,动员群众以资金入股的形式,组建起了一个100多人的工程建筑队。由村集体投资140万元,建成了宁县焦村民生新型建材厂,年均产值1200多万元。借助村办企业的吸纳效应,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康盛工贸有限公司和恒瑞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在盈利创税的同时,带动任村及周边400多名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群众务工收入达到千万元以上。
群众心中的“主心骨”
“一个人腰包鼓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是真的富。”杨军致富不忘群众,每当有人向他取经学习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时,他不仅毫无保留地教方法、谈心得,还主动帮助他们理发展思路、找产业出路。在他的指导带动下,现在周边村组已经组建起2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中药材8000多亩,发展经济林和绿化苗木3万亩。
这些年,在村里修路、建校、建广场、建公墓等公益事业中,杨军都带头捐款;每年,杨军都要从合作社公益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对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进行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干群心连心,黄土变成金。杨军倾情村里的发展,心系乡亲的冷暖,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拥护。村民们说:“杨支书办事公道,能把‘一碗水端平\’,咱心里服他!”
近年来,杨军先后被评为“感动庆阳十佳人物”“甘肃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今年“七一”,杨军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新闻推荐
警车处警途中撞伤女童致其死亡事发庆阳市环县天池乡,驾驶员已被控制,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记者窦文杰)7月5日晚上,在庆阳市环县天池乡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交警大队警车执行公务的路上,将一名女童撞伤,女童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肇事驾驶员已被控制。7月5日晚上,一则警车肇事...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