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戎 刘燕蓝 邓烨
昨(27)日,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第一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会专家座谈会在市委党校江南会堂举行,来自各领域的专家结合自身优势,分别围绕社会事业、经济、重大项目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为宜宾发展出点子、献良策。
聚焦宜宾经济建设
汽车产业大有可为
“宜宾汽车产业怎么干?”“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如何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在经济类专家调研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积极围绕宜宾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宜宾在发展汽车产业这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西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教授何东说,宜宾和同济大学本就有很深的渊源,而同济大学在汽车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因此,利用他们人才和科研成果以及校地合作机制这一优势,宜宾在汽车产业上大有可为。而在汽车全产业链发展上,何东建议要有所调整,要按照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去做选择,选择重点的环节、重点的技术、重点的产品来做。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军认为,目前,汽车产业主要呈能源动力转型、信息和智能的转型、材料与结构的转型三个主要发展趋势,宜宾可结合自身特点做一些超前的规划。
“汽车产业和其他产品不一样,是高度竞争的行业,对成本、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要摆正角色,为企业提供好的服务、好的引导,同时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张立军建议道。
而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牟绍波认为,宜宾要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先要制定和完善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比如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对自主研发的专项予以资金支持。其次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要引进大学,还要鼓励科技成果的申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化支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共同打造和创造良好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环境。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牟绍波建议,宜宾要实施新能源汽车人才战略,精准对接重点领域高端人才需求。同时致力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培育计划,建立多元化的高端人才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高端才人来宜创业和发展。
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宜宾的发展一定要抓住机遇,把我们宜宾长江经济带定位好,在生态环境领域既能在经济上取得良好的效益,同时,也能把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使宜宾真正成为四川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副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叶宏建议,在对传统产业,特别是白酒产业如何让它发展壮大,同时向绿色产业方向发展;在新兴产业方面,要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开发,使宜宾的经济体量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必定会带来对环境的污染,要采用清洁化的生产手段,同时,对我们末端的污染治理也要加大力度。因此,我们既能做到产业发展,同时环境质量也在保持和提升。
叶宏表示,宜宾要想成为川南的中心城市,现在看起来说得最多的是建成一个百万人口甚至是几百万人口的一个大城市。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城市规划上要注重组团式的发展,组团之间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隔离,避免大城市的城市病在我们新兴的大城市中出现。
“宜宾在城市建设当中,应该融入地方的特色文化。宜宾的特色文化非常丰富,要突出城市特色和元素,彰显城市文化。”宜宾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兰亚宾表示,突出酒文化、茶文化、竹文化、长江文化能代表宜宾独特性的文化元素。在文化的建设方面,结合城市的布局,通过雕塑、通过景观打造,通过一些景点的设置等方式融入其中,突显这四个方面的文化元素,使宜宾更具有文化魅力,为助推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增添光彩。
农工民主党宜宾市委主委,宜宾市二医院副院长,博士何山坦言,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加大医疗设施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宜宾医疗卫生事业还有很长远的潜力可以挖掘。呼吁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加强教学合作,取长补短,发展宜宾中医药学,提高宜宾医学知名度。
“宜宾有很多很好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很好的利用。旅游无非就是风景美、故事美、饮食美。”何山说,宜宾李庄有火红的抗战情缘以及梁思成与林徽因美丽的爱情故事,也有白酒五粮液、碎米芽菜、南溪豆腐干等美食,更有竹海石海等众多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如何把优质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值得深思。建议,宜宾旅游资源要统筹发展,把零星散落的“珍珠”串成串,落实机制,构建共同发展体系。
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刘伟表示,全省经济副中心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指标来衡量,它还包括了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其中教育就是群众最关心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如今,大学城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在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过程中,不仅有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宜宾市的基础教育相对于现在取得的成绩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目前我们也有非常多的一些实质性的举措,比如说对我们省内的一些优质的中学、小学和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引入,让我们宜宾市的老百姓可以享受到社会发展教育方面的一些优质的资源,从而促进宜宾市在教育方面有质的提升,也让人们在教育方面美好的需求得到满足。
着力重大项目建设
强烈推进交通发展
今年,宜宾启动实施“三年交通大会战”,强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46亿元,全面实现“县县有铁路、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90%以上建制村通客运、水运大港超百万标箱、直飞航班遍及国内大中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示范线”总体目标,基本形成市到县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发展水平全省领先、更具战略地位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暨全省交通建设示范市。
宜宾如何加快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重大项目如何发力,成为了此次分组讨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我对宜宾非常有感情,20多年前就在宜宾从事过综合交通工作。”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敖云碧从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谈起,提出了建设“长宁——蜀南竹海新制式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议。
敖云碧介绍,“成贵高铁的建设,为作为四川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领头雁\’的宜宾带来了巨大机遇。成贵高铁在长宁县设置客运站,将长宁与国家高铁网紧密联结,随之而来的游客人数会有突飞猛进的提升,而长宁——蜀南竹海新制式轨道交通项目实施恰好可以为景区游客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旅行体验。”
来自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涂建军则表示,宜宾如何在高铁时代吸引周边经济,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要理性对待高铁这把双刃剑,创造一个新的城市模式,提升城市品质。”涂建军还认为,通用航空对于宜宾的发展,可以另辟蹊径,把菜坝机场作为城市提升地标性地块的空间载体,围绕三江打造城市湿地公园,把水的文章做到极致。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丁志远看来,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川滇黔中心城市,建议通过需求共性,大力协调发展省际交通;通过抢抓“南方丝绸”之路的契机,形成起点枢纽交通网络,同时联通进港铁路,充分发挥宜宾港的优势;充分考虑联运机制和体制,以及落户主体的创新和设立,包括宜宾港的智能港口的建设问题;依托金筠铁路,结合数字化打造旅游目的地,融入体验游玩项目,创造新的轨道交通产业;在水陆空交通之外,创新建立网上高速通道。
新闻推荐
本刊讯(张倩胡芮)8月17日,长宁县首届“中国医师节”暨第三届县名中医和突出贡献医师表彰大会在县卫计局召开,来自医疗战...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