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1月9日,《宜宾晚报》以《高县挖出百年巨型石雕》为题,报道了元旦节期间,工人们在高县趱滩小学拓建宿舍工程的施工现场挖到了巨型的螃蟹和蟾蜍石雕,令人瞠目。12日下午,宜宾市博物院等相关单位前往此处进行了考证,市级相关专家推测,这两块石雕为清代年间所造。
12日下午,记者在此施工现场,看到巨型螃蟹石雕是一块整石雕刻而成,大概有2米宽、1米多高;右边3只脚较细小,左边5只脚较大;螃蟹的两只“钳子”保存完好,眼睛、鼻子虽有些被风化的痕迹,但依稀可见。巨型螃蟹面前还有一只小螃蟹,轮廓清晰,雕琢较精细。而巨型蟾蜍与巨型螃蟹相对而望,高2米左右,加上底座宽近3米,头部部分有破损,但蟾蜍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底座上依附着五六只小型蟾蜍石雕,破损较为严重。巨型蟾蜍旁边有一石碑,石碑上看不见字迹,据当地人介绍,这石碑称为“印章石”,用来镇住螃蟹和蟾蜍两“活物”。
“相传这里曾叫‘水角凉亭’,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位闵姓地主所建庄园的后花园,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据说除了蟾蜍和螃蟹石雕外,还有一块海螺石,这块石头正在挖掘中。”高县趱滩中心校校长王小飞说,从没有见到如此大的石雕。
“解放前,这里被围了起来,听说是有这些东西;解放后,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平民,后来这里修建房屋时,被埋了起来,再后来旁边修铁路就一直被埋起来了。”当地77岁的彭老先生说,没想到如今还能见到。
昨(13)日,记者电话采访宜宾市博物院副院长蔡永旭。“经过考证,我还是比较认同王校长的说法。这样看来,这两块石雕所反映的应该是当时庄园的主人希望财运亨通、祖先庇佑、身体健康的一种愿望。”蔡永旭说,两块石雕做工精美,在宜宾并不多见,文物价值较高。
据了解,下一步相关单位会制定保护方案,初步拟定在原址上进行修复和保护。文物专家也会前来对两块石雕进行技术处理,防止被风化。
晚报记者 车燕 文/图
新闻推荐
百年传承光辉,百年创新进取。中国银行宜宾分行紧跟总行“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战略导向,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客户民众,为宜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积极转型...
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