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车燕
父亲总让我们一生无法忘怀,他一头青丝不知何时已变为银发,额头上越来越多的皱纹细数着岁月的印痕。
父亲老了,退休了,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却离不开生活的岗位。
■ 晚年带小孙女 弥补了人生的缺失
刘老先生70岁后突然忙碌起来,因为他的小孙女乐乐诞生了。
早上八点左右,乐乐醒了,刘老先生要给她洗澡换衣服。稍后,老伴喂乐乐吃饭,刘老先生得以出门买菜。买菜回来,乐乐该上幼儿园了,老两口马不停蹄地把她送进幼儿园。
刘老先生身板硬朗,女儿、女婿忙于工作,小孙女由两老带到了3岁。
刘家两代人都是30岁以后才结婚生子的,这让刘老先生在当祖祖的年纪,才当上了外公。对乐乐的疼爱,老人不溢言表。
为了照料乐乐,刘老先生原来爱好的书法这两年都没法坚持了。偶尔偷点空闲,找出笔墨纸砚,老先生连连感慨“笔法大不如前”。
刘老先生说,他年轻时在外地工作,对女儿照看得比较少。没想到,小外孙女的到来,让他弥补了人生的一些“空缺”。乐乐第一次说话、第一次丢掉尿不湿、第一次进幼儿园……很多生活场景,都被刘老先生照在了自己的相机里。
刘老先生说,带孩子比上班还忙。过去,刘老先生喜欢爬山、徒步和骑自行车,但现在几乎都没有进行了。不过,看着乐乐一天天长大,老先生心里也是满当当的欢喜:“只要孩子健康快乐,累点不算啥!”
■ 曾经奋力挣脱的怀抱 已经就这样回不去了
今年76岁的戴老,头发已经花白,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整天一副笑脸。
他的一双儿女已经成家,孙子们都已经长大在外读书,现在剩下他和老伴一起生活在高县双河老家。他有时割点草喂喂鱼,有时在鱼塘边种点小菜,有时走走亲戚串串门,日子过得悠闲而自在。
戴老的儿子戴云说,记得小时候,父亲为了让他有出息,刚满3岁时,父亲就专门做了一块黑板,让他用粉笔练“上中下人口手”。为了让他增长见识,只要听说哪儿放电影,哪怕走两三个小时的路,也要背着他去看一场。
当然,没完成父亲规定的练字任务,也少不了罚跪、被楠竹丫枝打。“有一次,我的脚指甲被父亲打破流血了,父亲一下子把我背在背上往医院跑。我在他的背上哭,他边跑边哭。”戴云这样的回忆很清晰。
戴云说,小时候他一直恨不得逃离父亲的管制,等真正离开爸爸的时候、等现在已为人父才真正理解父亲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曾经奋力挣脱的怀抱,已经再也回不去了,父亲已经老了……
戴云每个星期都会回去看望父母,陪他们吃吃饭、看看电视,听听他们的唠叨。
专家支招
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
宜宾市心理协会理事长罗洁说,自古以来我们社会都大力提倡孝道,古代有举孝廉之说,当代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从心理学上讲,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去,内心会感到很孤独。以前在儿女心中高大的父亲,现在已经变得弱小,于是父亲的心理有了很大的落差。
对此,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转变角色,把父亲看着是自己的“小孩”,多去关爱和呵护他们,平时不只是给他们买礼物或红包,应该经常回家陪父亲聊聊天。即使做不到常回家看看,现在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上视频聊天等等这些形式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当然,他们最需要的还是儿女常回家看看,吃顿团圆饭。
做儿女的,应该多鼓励父亲走出去,让他多去参加一些社会团体或去老年大学培养业余爱好。这样,老人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生活也会变得多姿多彩。
新闻推荐
赵仕龙何丽报道昨(23)日,笔者在高县林业局获悉,今年全县计划投入1100万元,主要在文江镇、趱滩乡集中推进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新机制“五新”推广示范,核心示范区面积达1万亩,其中文江...
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