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宜宾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高县新闻 > 正文

高县乡村振兴之“三路”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7-12-19 07:19   https://www.yybnet.net/

庆岭乡文武村田园风光。

胜天镇安和村文化墙。

高县百里茶叶长廊。

□赵仕龙 杨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抓好乡村振兴战略?

12月8日,在高县第十四届二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李康给出了该县的答案: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区一带、一路两翼、一河百点”乡村振兴示范工程(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实现“南北相望、东西相连、串珠成链、全域振兴”的战略目标,加快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农村。

山路

一区一带

12月11日,胜天镇安和村活动室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县党代会报告上白纸黑字:依托胜天红岩山风景区4A创建,打造宜宾后花园、宜长兴旅游线路重要支点,融入成渝贵滇旅游大环线,打造‘流米村、德利村、安和村、迎祥村、新福村\’五村连片互补的县域北部旅游引领示范区。”安和村赫然在列,一下点燃了参会的干部群众热情。村支部书记罗洪云说:“我们村被列入了全县发展战略中,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实现真正的振兴。”

胜天红岩山毗邻宜宾市区,是国家级3A级景区。景区内山崖鲜红、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溪流潺潺、云雾缭绕,有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椤树海和依崖而建、气势雄伟的川南第一庙——千年古刹 “流米寺”,加上每年成功举办的“李花节”,年接待旅客达20多万人次。“流米村、德利村、安和村、迎祥村、新福村”五村地处景区,依托景区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罗洪云介绍,今年安和村已经为连片旅游开发作了充分的准备,基础设施上,硬化了村级公路11公里;产业上,发展李子500亩,油茶365亩,猕猴桃100亩。现在,村上正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景点,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修筑步游道和观景亭等旅游设施。

区内其它4村也正干得热火朝天:德利村正在开山种苦竹,计划连片种植2000亩;林下养殖已成规模,成立了胜天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桫椤乌鸡18万只。流米村在原有李园3000亩的基础上,新建优质李园400亩,正在积极筹建“礼馆”,将李树文化和礼仪文化挖掘展示出来。新福村正在进行五彩民居改造,将村民住房美化成五种色彩。迎祥村发展油樟500亩,正在打造青蛙石瀑布。

靠山吃山,在县域北部依托红岩山风景区打造旅游引领示范区,在南部则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打造百里茶桑旅特色产业示范带。这就是高县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条路径。

2017年,高县茶园面积30.61万亩,产量1.3万吨,综合产值30.06亿元,茶农收入9.2677亿元;全县桑园面积达20.3万亩,发种193975张,产茧7603.9吨,农业综合产值超过10.1亿元,蚕农茧款收入3.46亿元。下一步,县域南部的落润乡、罗场镇等9个乡镇茶桑产业,将深度融入文化元素、旅游元素、商品元素,打造百里茶桑旅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带,实现乡村振兴。

公路

一路两翼

宜庆路是高县县城到宜宾城区的快速通道,全长29.4公里,预计明年年底通车。宜庆路通车后,高县将融入宜宾半小时经济圈,宜庆路沿线乡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依托宜庆路,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平台,贯穿“小、组、微、生、景”理念,拓展“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和乡村运动休闲”两大主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文化农业,推动产园融合、产村相融、景城一体,形成轴心功能明确、两翼有机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三产融合引领示范产业园。这就是高县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条路径。

宜庆路尚在建设,沿线乡镇已经开始行动。大窝镇是宜庆路进入高县的第一个乡镇,该镇在毗邻宜宾城区的地方打造了大雁岭风景区,并于近日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的核心范围包括中国红茶第一庄园、党群服务中心、雁鸣湖、云峰湖等,约9.43平方公里。中国红茶第一庄园建有生态科技示范茶园1000亩、1000吨茶叶加工厂、茶叶质检中心1个。雁鸣湖是今年建成的人工湖,占地70亩,蓄水量29万立方米,已配套建成了庄园大门、廊桥,对古井进行修复,计划筹建古长城和春季花展。百花园位于云峰湖,占地200亩,合理配置花卉品种,打造四季赏花园区,配套建设游泳池,度假式养老公寓。城市近郊的区域优势、独特的茶园花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在这里,可以享受自然与文化带来的宁静与安详,也可感受到天然泳池和水上娱乐带来的趣味与刺激,大雁岭逐渐成为宜宾近郊旅游重要的目的地,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

以宜庆路为轴心,以大雁岭景区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8个行政村,各村根据土壤特性,区域特点,配套适宜栽种(养殖)的作物,打造茶叶产业、水果产业、畜禽、水产养殖、蚕桑产业相融合的特色产业链。通过一产壮大、二产增效、三产融合,引导和促进乡村振兴。

宜庆路纵贯而过的庆岭乡,也已经为发展通道经济做好准备了。全域乡村旅游,全乡8个村联合建成国家AA级景区——花漫岭景区,村村参与、人人受益。景区属综合性旅游风景区,由文武田园景观、桃源溶洞景观、十里花卉长廊、白马池景区、香炉山景区构成,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神奇的传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景区不仅风景优美,且九大碗、请春酒、舞龙灯、耍狮子等极具川南风情的民俗活动至今仍然留存。花漫岭景区用田园生态环境构建系列微小景观,在老百姓房前屋后和新村里其他可利用空间,种植瓜果豆菜,形成一个挨一个、一群又一群的 “小菜园”“小果园”“小桑园”,通过一系列微小景观,构成乡村旅游特色符号,为游客提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的休闲旅游体验。

水路

一河百点

南广河是万里长江第一支流,纵贯高县趱滩、来复等10个乡镇80余公里,是县城和沿河群众饮水的重要水源,被誉为高县53万人民的“母亲河”。

依托南广河及沿线生态产业布局,以民宿田园综合体、示范区、示范产业园、示范带等为载体,推进百点100个村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建成“山水相映、田林交错、产村相融、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示范综合体,推动全县285个村全域振兴。这就是高县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三条路径。

来复镇明朗村就在这美丽的南广河畔,这里的村民历来有种植荔枝的传统,所产荔枝不仅色泽鲜亮,而且个大、味甜、肉厚、汁多,颇受欢迎。来复镇依托南广河旖旎的自然风光、优良的水域水质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在明朗村荔枝湖畔逐步适度壮大荔枝种植规模,不断完善相应的观光、采摘、垂钓、健身等休闲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产旅相融”“产村相融”,发展以“荔枝”为品牌的特色生态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趱滩乡,这个名字注定了与南广河的深厚渊源。幽幽南广河穿境而过,为这里带来了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特别适合桂圆生长的典型河谷气候。这里种植桂圆的历史悠久,2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400多棵,全乡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这里的桂圆以其果大、壳薄、肉厚、核小、果肉乳白、晶莹剔透、肉质脆嫩、甜味适中而独具特色,是馈赠亲朋的上佳纯天然食品。趱滩乡立足资源优势和有利地形,提出了打造“桂圆之乡”的乡村发展思路。目前,桂圆已成为全乡农业产业的支柱,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其中近年新发展2000余亩,已投产1500余亩,已成立趱滩桂圆专业合作社,成功申请注册了“趱滩桂圆”商标,趱滩桂圆在县内外已远近闻名。下一步,趱滩乡按照“高兴之县,上游趱滩”的发展定位,把桂圆特色和水乡风光相结合,农旅相融,产村相融,打造西部光影水乡,走出一条以水兴村之路。

新闻推荐

高县幼儿园娃娃自己种菜自己摘

近日,高县双河乡幼儿园菜园子内,小朋友们在认真呵护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据了解,该幼儿园新园建好后,根据幼儿园农村孩子较多的情况,把部分绿化用地规划为种植园,变成孩子们的学习场所、实习场所。课堂...

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县乡村振兴之“三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