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品茶。
茶园采摘体验。
在川茶集团参观。
嘉宾感受中国忠孝文化。
茶艺表演受到嘉宾关注。
现场品酒。
□本报记者 罗友莉 陈玉霞/文 王宇/图
昨(19)日上午,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茶乡之旅暨四川高县第二届“我和母亲”忠孝文化推广活动在宜宾高县大窝镇大屋村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红茶庄园中拉开序幕,百余名中外嘉宾共游宜宾早茶茶园、科技园区、五粮液集团,在感受茶文化、酒文化的同时,更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的忠孝文化之中,大呼感动。
悠哉乐哉!茶乡之旅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文化传承 颂时代精神
宴客品香茗,识人看忠孝。
高县因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成为了中国茶叶名县。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县在发展和推广茶文化的同时,又致力于忠孝文化的品牌建设,传承茶文化与弘扬忠孝文化在高县相得益彰。
从去年开始,高县开展了首届“两岸一家亲”忠孝文化推广活动,增进了海峡两岸同胞之情。今年,高县第二届忠孝文化推广活动中,“我和母亲”主题系列活动让高县的忠孝文化符号更加鲜明化。活动现场,当子孙们为90高龄的谭伦福老人敬上一杯香茗时,老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让海内外嘉宾为之动容。
谭伦福老人的儿媳妇杨厚富十分高兴能参加这个活动,她认为,此次活动主题鲜明,形式独特,“忠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丢,不仅我们要身体力行地去做,更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传承。” 杨厚富坚定地说。
观摩茶圣陆羽祭祀活动、高县第二届“我和母亲”忠孝文化推广活动启动仪式之后,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告诉记者,宜宾茶让他印象深刻,茶园非常美丽,当看到小学生为百岁老人敬茶时,他非常感动。
“细雨蒙蒙的茶园云雾缭绕,真是宛若人间仙境,实在是太美了!”来自大连的李莉在红茶庄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作为大连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大连古文化茶艺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这是李莉第一次来到宜宾。在她看来,宜宾将茶文化与忠孝文化以敬茶的形式相结合,非常新颖。李莉告诉记者,虽然大连不是产茶地,但是能够来到宜宾参观茶叶生产的流程,了解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这必将为研究会今后在大连更好地传承弘扬茶文化、倡导老百姓健康饮茶打下坚实基础。
摩洛哥食品安全局出入境质量和检测处处长格萨尔·拉卡利费对中国茶文化很认同,他说,虽然摩洛哥本国并不产茶,但茶已经成为摩洛哥的一大“国饮”。“来宜宾参观了茶叶特色展示区以后,我发现宜宾茶的品类很多,品质很好。忠孝文化在中国代代相传,这也是很重要的价值体现,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两者之间是相关联的。” 格萨尔·拉卡利费说。
以茶富民 促乡村振兴
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
在青山绿水间,宜宾茶企纷纷走出了多条别具特色、以茶富民的脱贫攻坚新路。这也让行走在茶乡之旅中的中外嘉宾频频称赞。
“我们创新利益链助推全茶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川茶集团董事长颜泽文向中外嘉宾介绍道,就川茶集团而言,创新推广“公司+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茶农”的模式、“二定一返三包”+“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助农增收。
简单而言,川茶集团从保护价收购增收;利润二次返还增收;保底收益增收;按股分红增收;优化茶叶种植结构增收,改种换植茶树优良品种;优化茶叶种植模式增收,推广“茶林种养”结合;延伸茶叶产业链增收(如茶食品、茶旅结合等);延长茶叶生产周期增收(开发新产品,如优黑优红)8中路径“以茶富农”。
截至目前,川茶集团累计直接投入1178万元,辐射茶园基地46万余亩,带动农户17万余户,户均年增收3500余元;其中建卡贫困户1.7万余户,户均年增收5500余元,目前已有12531户成功实现脱贫,助农增收实效明显。
与川茶集团一样,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也走出了属于他们的脱贫攻坚路。
就高县大窝镇大雁岭基地来说,早白尖茶业把大雁岭基地建设融入社会大扶贫的时代背景里,率先提出了“众创扶贫”、“产业扶贫”、“基金扶贫”和“自助餐扶贫”四大扶贫机制。所谓“众创扶贫”,即将大雁岭基地红茶庄园建设项目的服务性内容剥离出来,与财政资产收益扶贫对象共同投资、建设和管理,实行保底分红,实现***目标。“产业扶贫”是向贫困户发送优质茶苗、开展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实行建卡管理、所产鲜叶企业以高于市场价20%价格收购,借此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发展茶叶生产、实现增收脱贫。“基金扶贫”为企业将大雁岭基地生产的茶叶按每销售一斤提取0.1元,全年共约20万元,作为扶贫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龄人口读书等。“自助餐扶贫”是企业在自主种植、管理的成熟茶园中,划定一部分给贫困户采摘,企业以高于同期市场价收购,收入归采摘的贫困户所有。
“我们在大窝镇发展,做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是想着怎么把农民带动起来。”早白尖董事长张德勋说,从2011年至今,早白尖已经在大窝镇大屋村这个地方发展了7年,见证了大屋村从省定贫困村华丽转身为小康村。
“现阶段,我们在大力建设大雁岭基地,希望将其打造为4A级景区,突出茶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将大屋村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张德勋说,期待宜宾茶叶“走出去”的同时,带动农村发展,让农村变得更美、农民变得更富、产业变得更兴旺、乡风变得更文明。
茶酒相融 展宜宾特色
酒不满不成敬,茶不浅不知训。
在这片戎州大地上,酒与茶双双交织缠绕,成就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与茶文化。
3月17日,在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中外名人论茶中,“茶与酒的融合碰撞”成为了其中讨论的亮点。时隔两日,在此次茶乡之旅中,“茶和酒是可以兼容的,人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茶酒本是一家,应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茶和酒本就分不开。”“宜宾是酒都,很多经销商建议,可以搞个醒酒茶。”等等观点让中外嘉宾对“茶酒相融”有了新的感触。
英国茶叶委员会前会长和执行理事詹姆斯·珀森在去年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期间曾来到宜宾,时隔一年,宜宾城市建筑、基础设施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感到震惊,宜宾茶文化与酒文化的相互碰撞更引起了他的注意。
杯杯香茗,缕缕酒香。从高县大窝镇大屋村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红茶庄园到川茶集团科技园区品鉴早茶、感受茶文化,再到五粮液集团品尝白酒、体会酒文化,茶乡之旅让詹姆斯·珀森收获满满。詹姆斯·珀森认为,宜宾将茶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忠孝文化相结合、与酒文化相融,其创意与思维让他感到吃惊,同时也让他印象深刻。
在湖北省随州市商务局副调研员罗强看来,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茶文化的打造,坚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纵观全国,宜宾在茶文化的发展与打造上都做得比较好。而五粮液中外驰名,将酒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彰显出了宜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展现了宜宾特色。
正如罗强所言,“茶酒相融”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也打开了他的眼界与思考。“这次有幸参加茶业年会,我们将借鉴宜宾的先进经验,在随州本地进行推广。”罗强说。
茶香浓,酒香醇。历经悠悠岁月,宜宾茶文化与酒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中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让新时代的长江首城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高县开学第一课老师学生家长齐上场
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