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发展林业产业,宜宾有着怎样的思路?
答:宜宾林业产业要围绕“一个主体取向,三大文明提升”这一总目标,即是:“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构建产业文明、持续增收建成小康”的总体取向,实现“基地向绿色产业文明、新村向特色业态文明、农民向市场主体文明”三大提升。对于林业来讲,对于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关键词。
问:基地向绿色产业文明大提升,有何举措?
答:实现“基地向绿色产业文明大提升”这一目标,必须要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具体来说,宜宾将认真实施现代林业产业规划,加大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加快“万亩林亿元钱”高效立体林地综合利用建设,高度重视林业品牌、林产品品牌创建,推进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开发,实现一二三产良性互动,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问: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培育林农的市场主体意识?
答: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的确非常重要。宜宾市将从多方面入手,推动林农成为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市场主体。
要发展专合组织。专业合作社在促进林农连接市场方面,作用显著。宜宾将实施专合组织“带动工程”,大力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到2017年建成130个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的专合组织。
要培育新型林农。大力培养职业林农,促进林农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被动型向能动型、从兼业型向专业型转变。未来五年,每年培训林农10万人次,推广先进技术5项,建立示范基地10万亩;每年培育经营面积300亩以上的家庭、股份合作林场20家,到2017年达100家以上。
同时,林权改革要继续深化。要鼓励和支持林地向家庭(合作)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流转,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探索建立林地准入和监管制度,为培育市场主体营造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
问:在新村建设中,宜宾提出要突出林业产业特色、推进产村相融,具体将如何实施?
答:新村建设时完全可深入推广“春风经验”,集中连片、整体打造,培育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森林旅游、花卉苗木、林竹加工等独具特色的“万亩林亿元钱”高效立体林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现林业种植在新村的大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一批林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大力兴办家庭和合作林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林业大户,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游购娱业态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围绕培育产业旅游、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农耕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重点打造蜀南竹海春笋节、珙县龙茶花海茶花节、筠连春风李花节等生态节庆活动。
问: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答:为了不断推进现代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将着力培育“十佳最具规模”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十佳最具实力”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佳魅力”的生态旅游基地、“十佳最具影响”的优秀林业产业企业家、“十佳最具活力”的家庭(合作)林场、“十佳最具带动”的林业专合组织、“十佳最具创新”的林业科技领军人才、“十佳最具美誉”的林产品知名品牌等八个“十佳”活动,努力促进宜宾林业产业迈向崛起的新高地。□熊筱伟 图片由宜宾市林业局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晓晴)自珙县国税局实现“一窗通办”以来,该市14个区县局全部实现了“一窗通办”。“以申报一般纳税人资格为例,以前纳税人需要到窗口领取申报审批表,填写后到税源管理科、政策法规科签字...
珙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珙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