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初开始,珙县按照“深入开展调研、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全域推广”的工作思路,通过“九自路径”的具体实践,有序推进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建设。
自动放权。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抓大放小,自动放权,重点负责导向把关、制定规划、阵地建设、投入保障、指导培训等工作。
自发成立。文化部门引导,乡镇人民政府推动,以乡镇文化站为基础,召开村民代表、文化志愿者、文化人才、文艺团体负责人等组成的文化理事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通过《农民文化理事会章程》,自发成立农民文化理事会。
自愿参与。农村文艺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公益文化热心人士,可以个人名义自愿加入农民文化理事会;农村村委会、群众文艺团体、文化企事业单位,可以集体名义自愿加入农民文化理事会。同时,农民文化理事会积极引导单位和个人会员自愿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
自主运转。农民文化理事会开展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政府购买服务的费用;政府对理事会建设的支持;社会各界的资助;理事会组织有偿服务的收入。
自治管理。理事大会为农民文化理事会管理机构;大会秘书处为其日常机构,内设创作部、书画部、文艺部、财务部等工作部门;监事会为其监督机构。
自助服务。农民文化理事会根据政府购买服务计划和群众的自助选择,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即把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理事会的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并根据需求创作相应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有效对接。
自我教育。农民文化理事会通过组织活动、开展培训、宣传政策等方式,零距离传递党的声音、传播主流文化,服务群众,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文化的教化功能。
自觉监督。监事会依据章程对农民文化理事会的决策及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建立完善群众监督与反馈机制,自觉接受群众对理事会工作的监督和评价。
自强发展。农民文化理事会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创新开展活动,自觉接受监督,在服务群众中提升影响力,实现自强发展。(余坪岭)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自7月1日开始,珙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篮球、乒乓球暑期训练班开班。本次培训重点是选拔后备人才,打造“篮球之乡”文化名片。培训对象主要是中小学...
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