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川黔滇的苗族妇女,服装使用蜡染十分普遍,衣、裙、围腰以及其他棉织生活用品,几乎都有蜡染制品。这种现象与苗族崇尚蜡染有关,以拥有多而精美的蜡染品为富为德为美。
史载秦汉时代,苗族先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艺,而宜宾珙县,罗渡苗乡蜡染久负盛名。
在珙县罗渡苗乡蜡染技艺传承人王力红的蜡染传承室里,挂满了各色各样的蜡染成品。有整套的苗族服饰,有各种配饰和生活用品,还有进行蜡染工艺时所需的各种工具,看得让人眼花缭乱。
罗渡苗族蜡染构图独特,线条流畅,疏密得当,花纹图饰漂亮精美,图案大多是几何形,以花卉装饰见长。在王力红看来,罗渡苗族的蜡染技艺既重写实,又善写意。色调一般以蓝白为主,后有红绿搭配,或再点缀彩绣,整体格调夸张粗犷、古朴奇妙、简洁明净、精致典雅,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
进行蜡染制作一般分为几个步骤,第一便是调蜡,将黄蜡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让它溶解为液体;其次是碾布,将适当尺寸的布匹放在专门的案板上,再用光滑的鹅卵石反复打磨至表面光滑,色彩匀称;第三步就是绘图,在之前碾好的布匹上作画。
人工蜡染技艺不同于工厂机械生产,没有固定的图案和花样,都是靠脑海中的构图,用蜡刀蘸着蜡汁将图案绘制在碾布上。生活中所有的美好都可以激发灵感,通过蜡染,表达苗族儿女对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本报记者 唐泽文 整理
新闻推荐
宜宾市珙县是苗族手毽的发源地。据本届民运会组委会苗族手毽裁判长武林介绍,宜宾苗族手毽起源于唐宋时期,是川南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南苗族民间广泛流行的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据...
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