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何丹 张攀)近日,笔者从珙县沐滩镇获悉,该镇中山村充分依托农村远程教育课程内容丰富、直观易懂、传播速度快等优势,结合***、农民增收相关工作,切实用好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提升整体素质,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依靠平台办好“四大课堂”,近年来,沐滩镇办好“思想理论课堂”,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夯实脱贫攻坚的思想基础;办好“技能培训课堂”,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珙县智溢公司到中山村开展食用菌(香菇)产业扶贫技术培训,镇村组织邀请农村实用技术人才8人到村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办好“流动课堂”,通过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活动,落实全镇机关职工的带富责任,围绕主导产业,在现场手把手的开展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学会技术,壮大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办好“微信讨论课堂”,开通“中山村学习讨论”微信群,现有120余人活跃在群内,通过交流讨论,升华所学知识、技能。
依靠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巩固和扩大蚕桑基地。该镇在原有1000亩桑园的基础上,利用两年时间再发展300亩优质桑园,大力推广室外蚕棚、纸板方格簇、小蚕共育等先进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实现年产值120万元,人均增收700元以上;进行大行桑套种黑玉米、竹荪,与智溢丝绸公司、县农业局等部门合作,发展大行桑套种黑玉米、竹荪,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种植,提高质量和效益,有效利用土地资源,2016年发展100亩,实现产值8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长300元以上;积极鼓励农户大力发展桑枝食用菌,利用蚕桑废弃枝条大力发展香菇、平菇、木耳等桑枝食用菌50万袋,变废为宝,综合开发,实现产值200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增长1000元的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艺琳记者刘文强)9月9日,珙县珙泉镇召开“中国第32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该镇党委、政府对2016年在教育战线上作出突出成绩的56名优秀教师、21名优秀班主任,以及关心支持该镇教育事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