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华燕
2012年以来,珙县连续4年获得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县级党政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一等奖,连续4年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居全市第二名,连续4年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考核一等奖……
这些荣誉的获得,与珙县廉政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近年来,珙县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在广大群众中的“宣传引导”作用,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有思想的桥、法治文化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馆、廉政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大力宣传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思想的桥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新高地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秋高气爽时节,漫步在珙县有思想的桥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句句反应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在蕴含诸子百家思想精髓,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让廉政文化沁入人心。
“有思想的桥”通过有关简介、名言、成语、故事等的介绍,运用书法、浮雕、雕塑、构成等造型艺术形式,将法家法治思想、道家的智慧人生、儒家的礼修文化、纵横家的大国外交意识等诸子百家文化与桥梁升级改造融合起来,其中,晏子桥桥上的“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庄子桥上“得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孔子桥上“得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句子则让人们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形成了以廉为荣、人人崇廉的好风尚,达到了廉政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品味双提升的作用。
法治文化公园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这是珙县法治文化公园绿化区投放的12个景观石刻上的内容,法治文化公园通过注入大量的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元素对其进行打造升级,建成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公园。公园以“法治、廉洁”为主体,占地约5600平方米,主要由主体形象柱、主题形象墙、法治人物长廊和绿化区域法治石刻等文化艺术载体构成。通过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法治文化公园成为了珙县公共场所的文化艺术景观,为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筑牢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奋力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廉政法治文化长廊
——传承廉政法治精髓
“电”——法纪谨记不触“高压线”,勤政躬身甘为“百家灯”。
“煤”——乌金燃烧,光热留人间;公仆做事,勤廉驻心中。
“水泥”——体察民情如尘细,心添廉筋不畏蚀。
……
这是珙县“廉政法治文化长廊”上“产业话廉”公益广告篇的内容,将廉政理念寄寓在珙县主要产业中,制成廉政灯箱。
自2010年6月以来,珙县共投入50余万元打造的“廉政法治文化长廊”位于滨江路县政府综合办公楼前中心巷,这里既是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多个县级部门职工上下班的必经之地,也是城南群众进城的通道,还是主城区学生上学的通道。在此打造的“廉政法治文化街”,注重传承中外古今廉政法治精髓,奏响廉政法治时代强音,张扬古僰神韵,彰显珙县发展活力,共设置了《廉政准则》漫画、廉吏话廉、廉政法治警语墙、产业话廉、僰乡干部夫妻共谱廉政警语、廉洁故事、廉政法治宣传栏、法家语录、古僰神韵等栏目,分别以碑刻、浮雕、橱窗、灯箱、翻滚三棱柱广告牌等形式展现,全长共150余米。
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广告、廉政漫画、格言警句和廉洁故事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吸引着过往干部群众驻足观看,在接受廉政法治文化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使廉政法治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让干部群众得到教育和警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馆
——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学校”,珙县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在工作中坚持对照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要求,深入开展“六问六查”,保持政治定力,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突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永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丽龙)“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很有创意,我们将支持将该馆打造成全省、全国重要特色品牌。”全国首个农耕文化传习馆——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于日前建成,正式向公众亮相。11月18日,中国非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