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话剧三个版本,近百名演员先后上场。只通过短短一个月的排练,就登上舞台,其中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在首演之前,演员们从早练到晚,甚至练到凌晨两三点。中午,演员们就地躺在排练房的垫子上打盹片刻,地上横七竖八全是疲惫的身影。稍作休息,又提振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在巡演的过程中,演员们非常艰辛。一天演两场,来不及洗衣服,表演服穿在身上发出浓浓的汗臭。
最初的台词不够完善,演员们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有特色的方言对白,比如:“进了凤凰村儿,光棍起堆堆儿,想要娶门亲,想得你脑壳昏!”“站起像个狼师狗儿,蹲起像个鬼冬瓜儿。”“要懒懒到住,政府好照顾。”等等地方口语,使话剧的语言越演越生动。在一场场巡演中,演员们根据各种反馈和思想碰撞,逐步修改,语言、动作和表情逐步完善,整个过程是全民在创作。
场演出 场场震撼
《凤凰涅槃》在各区县和乡镇巡演了场,场场反响强烈,好评如潮。一些群众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群众们甚至提出要求,自己愿意出费用,请求加演几场。但剧组巡演的时间早已安排得满满的,在这儿演出完,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站演出。
话剧中的王甩甩给人印象深刻,很多观众都说“演得太真实,农村就有这种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但人是可以改变的。这样的农村懒汉屌丝通过思想涅槃,由懒到勤,最后也娶到了漂亮的苗家姑娘阿咪猜,结局很鼓舞人。”而扮演王甩甩的陈万武是一名勤恳敬业的乡村教师,为了演好这个懒汉角色,从言语、动作、形象各方面,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就如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评价的一样:“如果请专业的演员来演,还不一定能适应这样的语言,而这些群众演员本身就生长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他们的语言,不用刻意修饰,表现得很自然。”
每一次演出,观众的好评,对演员们都是很大的激励。月日的最后一场巡演,演员们都哭了。这不是台词里安排的,而是他们几十场演出下来,完全融入角色,全身心投入后的感动,还有对舞台的依恋,对团友们的不舍,各种情感的交错和真诚流露,感染了台下的观众,观众们也跟着哭成一片。
一部地方方言话剧为何如此受欢迎?用大众的话来说,接地气的文化最容易让人接受,最感人,最有生命力。整个话剧波澜起伏,有很多情感和矛盾交织,有笑点,更有泪点。观众总是从开始的笑,到中间的哭,到最后再笑。看完还舍不得离场。
再访原型——代家村
记者走进代家村,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地排在山湾里,冬日暖阳下,几块大展板上的标语格外显眼:“支部和党员带头闯新路,山沟沟种出摇钱树;一堆泛黄的民情台账,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四块黑板\’强监督,让群众口服心服”。
村支书史进洪向记者介绍:“全村户人,就有户买了私家车,有户在县城或镇上买了商品房。去年的人均纯收入元,今年估计会突破元。”
记者见到了话剧中周爱财的原型周道容。他说:“以前我总是和村支部唱反调,后来思想转变了,跟着史进洪种花卉苗木,路走对了,赚到钱了,在村里修了三层的楼房,在镇上还买了一套商品房,家里还买了两辆车,娶了儿媳妇,孙儿、孙女也有了,感觉生活得很幸福。”
史进洪在旁边补充到:“老周这几年大变样了,经济状况好,思想境界也提高了,舍得奉献了,还担任了老协会、民事调解等很多事务。”
村委会主任史天权认为,代家村有今天,全是大伙干出来的、拼出来的。村上开创了“1+N”党建工作模式,采取支委多带、党员多帮、一困多扶,把精准脱贫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最终实现了代家村产业发展的涅槃,村民们思想观念的涅槃,经济发展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涅槃。
“《凤凰涅槃》激励了我们,下一步,我们要通过话剧结合代家村的实际,进一步转型发展,从卖花卉到卖文化、卖旅游,进一步提高代家村的品牌,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史进洪在谈到话剧给该村带来的影响和今后的打算时激情满怀。
话剧《凤凰涅槃》成为了珙县的精神产物。正如珙县县委书记叶盛说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觉悟,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个明白人,是很让人揪心的。农村贫困家庭需要一种文化的引领,需要有持续的脱贫精神动力和能力素质。”
“《凤凰涅槃》话剧体现了珙县在***中的觉醒。珙县这种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精神和珙县的文化早晚要走出去,争取能走出宜宾,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导演高瑜对该话剧下一步走出去充满信心。
如今,像代家村一样,珙县的一个个乡村,在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下,村民们逐渐富裕了,很多村子实现了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涅槃,村民实现了思想上的涅槃,在物质财富的充盈后实现了精神生活的涅槃。党委政府也鼓足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新闻推荐
珙县芙蓉摩托车检测有限公司(注册号:)合伙人决议解散本公司,并成立了公告清算小组,清算组负责人:范嗣蓉;清算组成员:黄静、周世宣、张宗泽。请公司债权人于公告发布之日起日之内,向本公司清算组申报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