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行公益读书会”的发起人安珂在成都小有名气。她在成都青羊区开了一家手工展示店,“以茶换故事”,她为客人们沏上热茶,客人们不需要给钱,用故事来抵茶资。几年下来,她收集了10000多个故事。此外,安珂牵头创办了一家公益联盟,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孩子提供各类帮助。
“有些客人来喝茶,但是没有故事交换,总想做点什么。”于是,在2015年,爱读书的安珂与几个朋友一同发起了“众行公益读书会”。
读书会一般放在朋友的咖啡馆、书院等场所开展,书友报名参加读书会的费用交给店主,店主将所得的40%都捐给“慢飞天使”画室的残疾孩子购买绘画工具和耗材。
现在,“众行公益读书会”每个月举办三期读书会,到目前共举办了100多期,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读书会读过的书目包括《王重阳内修十论》《围炉夜话》等。最近一期读书会,在4月13日开展,主题是“解读梁思成和林徽因来李庄前后”。
让安珂欣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一些社区开始购买读书会这类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推进,能让更多人从阅读中受益。”
“读书热”清流,在小城漫延
这股“读书热”的清流,也在四川省的小县城漫延。
在宜宾珙县,有一个可以喝茶、看书、听讲座的场所——“珙桐公社”。在这里,每周五晚的主题讲座最受当地老百姓欢迎,老师、学生、公务员、生意人等都有参加。
不过,“珙桐公社”在2014年5月举办第一期讲座时,却只有几个人来参加。经过3年的“经营”,现在平均每次都有30人左右。讲座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养身等方面。
“我们每周都要提前预告讲座主题。”“珙桐公社”负责人何其健告诉记者,1个小时的讲座,往往因互动环节,一般都要持续到一个半到两小时。书友们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大家都积极畅言,有时还会针锋相对。如果遇到一些“大咖”的讲座,“珙桐公社”更是爆满。“比如,4月15日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黄春兴的讲座,不仅吸引了珙县的老百姓,宜宾其它区县的书友都赶了过来。最多能容纳五十人的房间,一下来了七八十人,站都站不下。”
2016年,何其健尝试每个月做一期定向读书会。相比“入门级”的主题讲座,定向读书会的受众范围更窄,每次只有六七人。“最近我们在读《论语》,逐条地读,然后写读书笔记、展开讨论。”何其健介绍,定向读书会有一个书库,书友们可以从中通过投票选出共同阅读的书籍。
何其健是位商人,经营着一家文化公司。因为自己喜欢读书,也能结交一些有文化的朋友,便开始办讲座、举办读书会。但他并不认为读书就是附庸风雅,“其实一个人爱读书,又喜欢分享交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愉悦。”
“故事小屋”,读书也能很有趣
读书会不是成年人的专属,孩子们也可以乐享其中。
在成都市商业街社区、团结社区、玉林青少年活动中心等20个社区,由“微笑图书室”开设的“故事小屋”,成为孩子们借书、听故事的好去处。
据了解,“微笑图书室”是一个以“书本扶贫”和“阅读推广”为主旨的民间公益组织,阿简是该组织成都地区的负责人。阿简告诉记者,“故事小屋”里,全部是适合12岁以下小朋友阅读的图书,主要鼓励亲子阅读。小朋友除了可以免押金借书外,“故事小屋”每天都有活动,由志愿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地给孩子讲故事。
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阿简邀请叶子老师在武侯青年聚落举办了一场《丛林之书》读书会,吸引了近40个孩子前来参加。在读书会上,叶子老师带领小朋友读《丛林之书》,还带领孩子们观看了该书改编的电影。
但是,在推广儿童阅读的过程中,阿简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微笑图书室”除了社区的“故事小屋”,还在学校做班级读书会,如果老师为班级同学申请借书,每个同学都能免费借到两本书。“最 开始,很多家长、老师以为我们要收费,所以推进得很慢,老师也觉得申请借书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
而进社区也很困难。“就在今年,因为场地调整,我们还被一个社区赶出来了。我们在那里已经坚持了3年,办了借阅卡的孩子有300个,虽然有家长帮忙协调,但是力量很弱。”阿简说,近两年,看到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这也让他们感到很欣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小强)为坚决遏制和从严打击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近日,由珙县国土资源局牵头,组织县环保、交通、公安、电力、珙泉镇政府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先后强制取缔珙...
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