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玲 刘永辉)“张某鹏,我是珙县交通巡回法庭,张某存诉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定于2017年4月6日上午9时在巡场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开庭时,请带上保单、驾驶证……另附开庭通知书图片一张,收到后请回复。”“已收到!”法官收到张某鹏发来的短信,原本满脸愁容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长期以来,案件“送达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法官办案,当拿到一起案件之后,一般情况下如果通知不到当事人到法庭来领取法律文书,法官就会采取邮寄送达法律文书的方式。但有的案件中一个当事人就有好几个地址,一个周期下来,大半个月就过去了,加上举证和答辩期,即使是简单的案件也都排到一两个月之后,案件往往到开庭审理时,邮件回执还没有到法庭,严重影响了审判效率。
本起案件是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张某鹏是案件被告,80后,云南人,常年在外跑货物运输,没有时间到法院领取法律文书,也没有便于邮寄送达的固定住所。承办法官经认真考虑,作出“在电话征求其同意的前提下尝试进行短信送达”的决定。
3月21日下午,法官通过“短信(微信)送达+电话”的方式,向被告张某鹏“秒送”相关法律文书,及时破解了困扰法官“送达难”问题。据了解,目前该庭今年以来通过短信(微信)送达除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外的法律文书共20余件,成功率达100%,不仅使案件审理周期较以往缩短了16%以上,还有效减少了当事人往返法庭的不便,有效提高了诉讼效率。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牟永洁卢文勇)为加强珙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业务水平,珙县制定办法强化对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考核。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煤矿相关法律法规、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