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据《宜宾日报》报道,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本月10号——18号在成都举行,届时,江安竹簧工艺、苗族蜡染技艺、五粮液酒传统酿酒技艺三项国家级非遗将亮相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宣传展示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其中蕴含的是人类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的丰富性,也记载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是关键,传承是根本。目前,宜宾拥有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江安竹簧工艺、珙县苗族蜡染以及大坝高装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四川车灯(车车灯)、宜宾面塑、苗族刺绣技艺等为代表的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川南苗族手毽、镂印版画等为代表的2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市建有非遗项目专题展示馆4个(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江安竹簧陈列馆、中国南溪豆腐干博览馆、五粮液酒文化博物馆),非遗项目传习所4个(李庄草龙舞传习所、苗族蜡染传习所、金沙江号子传习所、大坝高装传习所),江安竹簧工艺和南溪豆腐干被评为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当下,政府对“非遗”不断加大扶持政策,也相继有了继承“非遗”传承人的各种保护机制,但“非遗”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要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是靠一人一时之力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并且繁琐的工程,需要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企业、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的保护体系,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着力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健全保护体系,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以达到非遗传承和利用的双赢途径。
在笔者看来,对于“非遗”而言,最好的保护和传承不仅仅只是将它送进博物馆,而是要思考如何让它“活化”。一方面可以唤起更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喜爱,从而自觉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的行动中,另一方面是找到它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努力将其打造为城市文化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要始终保持“活态”传承的基本格局,促进非遗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戎)5月11至12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邵小龙率省政协委员一行20多人来宜视察页岩气开采与利用情况,深入到珙县上罗镇宁201中心站现场视察,召开座谈会听...
珙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珙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