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珙县新闻 > 正文

“有路数”的驻村农技员 ——记珙县底洞镇利民村驻村农技员罗兴德

来源:宜宾日报 2017-06-12 04:0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记珙县底洞镇利民村驻村农技员罗兴德

□本报记者 罗友莉

“我只是尽自己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作为珙县底洞镇利民村的驻村农技员,当罗兴德知道自己获得全省2016年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优秀农技员通报表扬的时候,只是淡淡地对记者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从20岁刚出头到现在47岁,罗兴德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已经整整26年。

26年,也打磨出了一个“有路数”的驻村农技员。

“有路数,会给我们进行各种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可以说没有他,我家的牛场就发展不到那么好。”2014年,贫困户周建均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从6头牛开始,走上了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增收致富之路,“牛场选址、圈舍建设、引种要求、免疫注射、各个阶段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消毒、精粗青饲料搭配……每次罗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我都会去,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也让我家更快地脱了贫。”周建均说,如今,牛棚里存栏29头牛,存栏的肉牛以及能繁母牛多,效益会比去年好,再算上发展蚕桑和养猪,年收入会更高。

“我们每个月至少会到村上五次,向村民进行种养殖技术现场培训。”走在利民村的村道上,罗兴德和底洞镇畜牧站兽医彭军一道,继续前往村上养殖猪、牛的大户家中进行饲养管理技术指导,并开展现场的养殖培训,让养殖户能够更直观地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巧。

而说到现场培训,罗兴德打开了话匣子。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珙县底洞镇 送法进乡村 助力“农民夜校”

本报讯(张秀琴周兵)扶贫攻坚新时期,“农民夜校”已成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珙县底洞司法所抓住这一契机,依托“农民夜校”,引导广大农民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农民...

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有路数”的驻村农技员 ——记珙县底洞镇利民村驻村农技员罗兴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