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叙州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南溪新闻 > 正文

南溪:大学生返乡创业成致富带头人

来源:宜宾日报 2018-11-06 01:01   https://www.yybnet.net/

□ 李 梅

天气转凉,小龙虾销售的火爆夏季已经过去,南溪区仙临镇龙川村养殖龙虾的90后小伙杨海却依然没能闲下来。

笔者看见杨海时,他刚把一车竹子拉到仙临镇杨柳村,用于扩建新的龙虾养殖基地。把车子熄火,同工人一起卸货、修理田间小道,还不时接打电话,忙得不亦乐乎。

“趁着这个时间,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一些。”这是杨海的第4个龙虾养殖基地,投入资金150余万元,新流转的300多亩土地大部分已经打造完成,虾苗也已陆续投放,亮汪汪的水田蜿蜒连绵成一片,看起来十分壮观。

“从单个面积来说,这个基地在省内算是较大的龙虾养殖基地了。”杨海的语气带着自豪和自信。他告诉笔者,这些土地有些是刚收完水稻的空闲水田,有些则是荒地,如今改造成龙虾养殖基地,预计产值可达两三百万元。

从最初家中的七八亩水田,发展到如今的600多亩养殖规模,短短4年,杨海用信念和信任,开启了小龙虾创业梦。

坚定少年志向 大学生返乡创业

干出一番作为,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是杨海少年时便立下的志向。“读高中的时候,偶然有一次,听到当时的县领导讲话,谋划南溪未来的发展,我感触特别深。”杨海说,那时他心中生出一个想法,大学毕业以后,一定要回家乡发展,让家乡变得更好。特别是近年来,南溪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巨大,更坚定了杨海返乡创业的决心。

然而,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准备回乡发展养殖业的杨海,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父母就不支持我考农业大学。”杨海说。

但喜欢水产养殖的杨海,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2014年,杨海回到家乡,依靠在大学学到的系统的水产养殖知识、技术,成为了一名渔医生。他不但帮水产看病,还十分愿意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别人,希望帮助更多人通过养殖走上致富路。

“可是,我自己没有搞养殖,光靠一张嘴说经验,别人凭什么相信我呢?”于是,杨海决定自己先发展试验养殖基地。

养什么好呢?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杨海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小龙虾。相对其他水产,小龙虾成本投入较少、收益较高,这对创业初期经费紧张的杨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近年来小龙虾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家乡的水质也十分适合养殖小龙虾。

说干就干。因为家人都在外务工,杨海便将自己家中的七八亩稻田打造成了小龙虾养殖基地。凭着自己专业的养殖技术和知识,再加上勤于专研、不放弃的精神,杨海的小龙虾养殖很快上了正轨,成效逐步显现,规模也越来越大。

追逐人生梦想 致富不忘乡亲

一转眼4年过去了。现在,杨海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年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但杨海他告诉笔者,赚钱并不是第一目的,他是把水产养殖当作事业来做。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许多想创业的村民纷纷来向杨海取经,杨海也毫不吝啬,如今已举办了数十场培训讲座,把小龙虾苗种选择、种虾幼虾放养、饲料投喂、虾池建设标准、投资与效益等养殖技术,教授给愿意发展养殖业的村民,并带领大家一起发展水产养殖。宜宾、泸州和自贡等地的不少养殖户,都受到过杨海的技术培训。

随着家乡的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杨海又组织成立了小龙虾水产养殖协会。“只有抱团发展,建立系统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这个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更远。”基于对杨海的信任,协会很快吸纳了30多户养殖户成为会员,养殖规模达到4000余亩。

杨海不但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解决了不少当地村民的务工需求,使村民们的收入大增。仅杨海自己管理的600余亩养殖基地,就聘请了10多名工人。工人除获得土地流转的一份收入以外,每月还有2500元的固定工资收入。“他们现在可以帮我管理龙虾,以后有了经验,有意愿参加养殖的,我还可以给他们分红。”杨海说。

扎实肯干的杨海,赢得了村民的信赖,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近年来,杨海先后获得四川省首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首届“宜宾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农民工组冠军,还在南溪区“优秀人才”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拔尖人才。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新闻推荐

非法持有两支枪支 归案

近日,宜宾市南溪区警方在“秋风”专项行动中将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归案。今年7月10日,乌鲁木齐铁路...

南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溪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南溪:大学生返乡创业成致富带头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