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组扎实的数据让世人看到了宜宾市翠屏区崭新的变化——
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翠屏区跃居第6位;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亿元;盐坪坝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台湾大润发、华润万家等一批品牌企业和商家签约入驻,全年到位市外资金45亿元,同比增长16.5%。
金沙水拍云崖暖。
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引领下,万里长江黄金水道为全球瞩目。如果说宜宾是川南经济增长极的“领头雁”的话,那么,翠屏区则信心十足地展示着头雁的领飞风姿。
翠屏的逆势上扬,正是大力贯彻宜宾市委、市政府“环境兴市”战略的具体表现。
翠屏——宜宾市 “首善之区”正强势崛起。
铁腕手段翠屏环境建设新突破
人们清楚地记得,2013年6月,宜宾“环境兴市”的号角响亮吹起。一时间,全市环境兴市风生水起。“实施环境兴区,必须有一股敢于攻坚破难的拼劲,一股敢于逗硬碰真的狠劲,一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只有这样,才能革除弊病,竞飞头阵。”翠屏区委书记李勇蔺如是说。
“环境建设既是上级要求也是自身需要。必须紧密结合翠屏实际,创新实施。”
区委、区政府反复研究,创新提出“环境兴区”“1+8”模式。
“1”,即一个实施意见。翠屏区出台《关于贯彻环境兴市战略的实施意见》,总揽全区环境兴市工作。
“8”,即八个环境建设的目标途径。翠屏区明确提出打造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及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并分别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谋定而后动。翠屏区环境建设攻坚战全域展开。
——“四诺”活动不断线。各部门从问题整改、建章立制、优化服务等方面,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单位和个人作出承诺7000余份,其中区政府24部门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党政网“环境兴市”专页作出公开承诺,60个单位作出书面承诺。面向群众、公开透明,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民主评诺。通过公开承诺、认真践诺、民主评诺、严格考诺,切实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和机关行政效能的提高。
——正风肃纪不懈怠。“正党风树正气、正政风养锐气、正行风聚人气、正民风立志气”,翠屏区一鼓作气,认真开展“正四风肃五纪”活动,严肃政治、组织、工作、生活和群众工作五项纪律,深入排查翠屏区各级党员干部在环境兴市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活动中,翠屏区先后办理效能投诉43件,群众满意率100%;督查暗访机关作风36次,受理来信来访电话举报221件,立案查处11件,移送司法1件,党纪政纪处分15人。“敢想敢干,干就干快,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氛围全面形成,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严肃问责不手软。翠屏区对“七种负面作为”和“四种行为”进行严肃问责,对工作上不愿作为,工作上无能作为,工作上慢作为,工作上懒作为,工作上虚作为,工作上乱作为和工作上腐败作为等“七种负面作为”和对责任意识淡薄,造成严重失误;不认真履职,执行力低下;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内部管理松懈,群众反映强烈等“四种行为”进行严肃问责。24个单位、16名责任人被问责。
铁腕手段,撕开了翠屏环境建设新的突破口。
“环境兴区”,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创新发展翠屏打造项目建设新环境
如果说翠屏在“环境兴区”战略一开始的铁腕风暴,让世人看到的是区委、区政府的决心和力度的话,那么,一张张红彤彤的招商引资账单,则让人感受到了环境建设带来的直接变化。
据统计,2013年,翠屏区共实现履约招商引资项目46个,其中新履约项目37个、省外项目35个,在第十四届西博会上,共签约项目13个,签约资金达5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经济发展,是检验环境兴区战略成效的标尺。只有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优化环境、在环境优化中推进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环境兴区\’长久和深入。”翠屏区区长张平一语道破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发展的载体是项目,项目的环境是政务。”
为深入推进政务环境的优化提升,翠屏区着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全区26个有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在政务中心集中办理,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并与省电子监察系统联网。同时,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做到不重不漏,及时修订完善一次性告知书,制定政务服务手册,将清理后的项目在行政审批通用软件进行录入。全区总体审批提速达到90%以上。
而与政务环境密切相连的,是项目工作的强力深化和全面推进。
而推进的力量,缘于翠屏区提供给项目建设的“保姆式”全新环境。
——实行项目跟踪服务。对重点督办项目实行领导和部门牵头负责制度,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县级牵头责任领导。同时,对举家落户翠屏区的投资商进行定期走访慰问,将工作落实到项目内外各个领域。
——建立部门会商服务机制。所有在谈项目、签约项目、落地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逐一纳入台账管理,定期不定期会商研究、现场调研,切实解决项目落户及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实施“保姆式”效能服务。从项目洽谈、审批、注册、办证、筹建到投产开业以及发展过程的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
——开展诚信履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各部门深入进行了排查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招商合同和承诺事项,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真正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从而树立了“诚信政府”形象。
如今,“人人维护政务环境,人人做优政务环境”已经成为翠屏人的自觉行动。
翠屏项目发展,正迎来新的春天。
优化环境翠屏重拳出击取得新成效
“推进环境兴区战略,必须彻底铲除公权力运行中存在的‘毒瘤\’,清除环境建设中的‘梗阻\’,为环境兴区战略提供风清气正的有力保障。”翠屏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学雷在环境兴区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环境兴区,必须首要营造公开透明规范的权力运行环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此,翠屏全面实施“三大行动”,剑指贪腐。
——专项清查“小金库”问题。将治理“小金库”问题作为深入实施环境兴区战略重要措施,扎实深入开展“小金库”问题专项清查工作,对照“小金库”的7种主要表现形式全面开展自查,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全区348个单位开展了“小金库”自查自纠,其中党政机关75个、事业单位140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个、社会团体121个,全区自查面达100%。对自查发现的1个单位的“小金库”问题进行了彻底整改。
——专项治理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按照“理顺体制、加强监管、严格自律、规范发展”的方针,对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和内部自律机制,依法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学会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各类行业协会、学会等的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理顺了各类行业协会、学会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关系,实现了政会分开,促进了行业协会、学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专项治理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对在工程建设、金融信贷、土地矿产资源配置、财税优惠政策执行、国企生产经营等垄断性领域中政府机关为中介组织招揽、指定业务,利用行政职权强制服务、强制收费,从中介组织执业活动中谋取经济利益等行为进行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切断了政府机关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联系,打击了市场中介组织的不正当行为,维护了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激情澎湃看行动,“首善之区”看翠屏。
在“环境兴区”战略的主战场上,翠屏全力投入“创业发展环境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投资回报最高”的全新实践。
大力推进和深化改革,是翠屏环境兴区战略深度推进的总要求和突破点。翠屏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以改革的精神建设更优的环境,以改革的精神实现更大的跨越!
环境建设,翠屏一马当先、奋力前行!
□李海图片由翠屏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川黄睿麒记者钟晓晴)3月17日,宜宾过境(绕城)高速公路西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建成的乐宜高速、宜泸高速和在建的高速公路南段构成整个宜宾绕城高速,将有效连接宜宾市主城区及...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