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和学生在一起
连日的阴雨给宜宾沉闷的夏天带来凉爽,宜宾顺南小学6年级2班的同学们虽然喜欢这股凉意,但却盼着这阴雨天气早点走,这样班主任的“老毛病”就能缓解一些。
在顺南小学,有一位个头不高、头发花白的老师,每天都要拄着拐进出班级,在校园里被同事们称为“铁拐李”,他因为一次事故落下残疾,为了能继续带班和校长“毛起”,上下课需要拄拐,但是他“功夫高”带班级有一套,不管再调皮的“熊孩子”,在他面前都变成“乖乖虎”。他就是顺南小学6年级2班的班主任李老师。
资助学生上学他卖了家里的肥猪
在顺德小学见到李老师时,他身穿黑色短袖,拄着双拐正从班级往办公室走,可能是上课站的时间比较长,他出了教室后拄着拐杖走了十多米远就停下来,甩甩左腿。就在这间隙,两名同学跟上来,“李老师作业都收上来了,我们送到办公室去”。
拄着双拐的老师名叫李德明,今年58岁,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77年夏天,22岁的李德明成为了沙坪镇火花小学一名农村民办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李德明,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这成了全家六口人的全部生活来源。
为了让村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他经常走村串户,家访动员,鼓励一些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对那些实在交不起学费的,李德明总是自掏腰包帮他们交学费,当工资不够时,就卖掉家里的肥猪资助学生。在火花小学工作的11年时间里,李德明先后为学生垫交学杂费达2000多元。这对于月薪只有几十元的李德明来说,是一笔不少的费用。
有人问李德明:“你家里这么困难,你还帮那些娃儿交什么学费嘛?读不读书是他们自己的事,你管得太宽了”。李德明笑笑说:“这些孩子不读书干什么嘛,看着他们没学上,我心头过意不去啊!”
因公摔伤腿一心扑工作耽误治疗
顺南学校位于沙坪镇东部的一个小山坡上,由于地势较高,每年夏天都会面临缺水问题。为了让全校学生的生活有保障,时任学校办公室主任的李德明四处查找水源,最后经学校领导会商确定在学校背面的山脚低洼处打井,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主动承担设计和监察现场施工任务。就这样,李德明每天需要往返这个垂直距离100余米,山势陡峭的山坡十多次,返校后,汗流浃背的他还来不及休息,就走进自己的教室,开始繁杂的教学工作。
2002年的一天,李德明在下山打井的途中,突然觉得自己的双腿不听使唤,滑了一跤。隐隐的疼痛并未引起他的重视,以为只是普通的韧带拉伤。李德明就这样带着疼痛继续坚持工作。两个月过去了,水井打好了,孩子们喝上了清凉的水,但李德明却住进了医院。
经医生确诊,李德明的双腿患了股骨头坏死,如果早一个多月治疗,完全有康复的可能,但如今耽误治疗的李德明只能与铁拐为伴了。确诊消息出来后,他的妻子、儿女、同事、学生伤心不已,就连曾经性格开朗的李德明自己也变得郁郁寡欢,生怕从此会离开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毁灭了自己追逐一生的教育梦想。
坚持代课当班主任希望能教书育人一辈子
李德明拄着铁拐回到了学校,校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问题,建议他在学校休养,不再上课。他听到决定后,铁青着脸找到当时任学校校长的陈楠,开口第一句话:“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上课?我身体残了,但心没有残!”经学校领导几次劝说无果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上一个班的数学兼班主任,不再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
由于行动不便,妻子只有放弃家中的农活住到学校照顾他。有了妻子的照顾,李德明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学生身上。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他把有音乐爱好的孩子请到家里,自制或者买来各种乐器免费教他们。“乡坝头的孩子跟城里孩子一样,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就应该享受同样的教育。”李德明说。
如今,每当学校哪个班没人教,他都会顶上,哪个班没人当班主任,他也会顶上。说来也怪,无论怎样难教、难带的班级在李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都会有明显改观。“可能学生娃见到我这个样子,也不好不听话,只得乖乖的。”
对于自己教书的多年经历,李德明称,“只希望能教书育人一辈子,虽然是腿瘸了,但是我对教书的热情从未减少过,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正元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昨日凌晨零点,本届世界杯16进8淘汰赛,东道主巴西队遭遇了智利队铁桶阵般的抵抗和一波又一波反击,几度险些翻船,最后靠点球大战以4比3淘汰对手,挺进8强。而接下来...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