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一列贵广高铁动车经过贵州省榕江县境内的一片盛开的油菜花。
1月19日,在兰州西至乌鲁木齐南的D2703次列车上,列车乘务员为旅客准备午餐。兰新高铁自2014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行以来,已经运行近一月时间。
展望未来,“高铁出海”是关键词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上有关“低价竞争”、“亏本买卖”的担忧和质疑从未散去。如果把“高铁出海”仅仅看成是一笔交易,未免会限于争取一城一地之得失。如果放大视野,把高铁走出去放到中国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就会发现其中的长久红利。
从当下看,“高铁出海”将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支点。结束了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高铁 “走出去”不仅有利于纾解国内产能过剩,还可以开拓市场,输出产品、技术、人力资源。与许多人认为的不同,中国在海外的铁路建设项目目前大多盈利,机车出口利润率也远高于国内。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高铁出海”不仅是某种产品、某样技术的输出。高铁是高端装备技术的集成,代表着一国的制造实力和科技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全球市场输出了无数商品,但总被贴上“低端制造”的标签。高铁能够走出国门,是一个行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样本,更代表着后发经济体国家经济的转型,有利于提升中国整体竞争实力和国家形象。
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高铁出海”更意味着发展大格局的改变。在国内,高铁已经以速度之魅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走出海外,也将改写国际政治经济的大版图。从历史上看,重要交通工具的发展往往预示着国际发展格局的改写。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近代海洋交通技术把世界带向了“海权时代”,而高铁的出现,可能预示着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陆权时代的来临。
为未来布局,意味着中国在“高铁出海”的“旅程”中要有更多的战略考量。以欧亚大陆为例,如果能够建设由中国通往中亚、南亚、中东、东欧甚至最后直至西欧的高铁路线,不仅将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还将为中国的持续发展打造向西的“桥头堡”,大大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高铁的互联互通,也是世界的互利共赢。
不可否认,战略上的布局和财务上的分析未必能完全对等。铁路尤其是高铁,投资巨大回报期长,短期内运营很难有经济效益。但这只是就铁路而说铁路,如果把高铁对沿线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综合考量,其综合效益不可低估。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其中关键。如果能用快速铁路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联,产生的巨大经济、政治意义更难以金钱衡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高铁建设、布局是一项长期战略,正如国内高铁建设也历经曲折一样,只有抓住当下难得的历史机遇期,精心布局“高铁出海”,若干年后中国和世界都会享受到高铁带来的红利。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高铁“提速”中国
高铁在中国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人们对高铁的感受也起起落落:从6年多前高铁“出生”时的新鲜和懵懂,到如今高铁通达28个省份,再到“蓄势出海”令全世界刮目相看。6年多的发展实践证明,高铁“提速”,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高铁改变了中国。不仅改变了昔日的出行难,也改变了经济、社会乃至人们心态。无论平时还是假日高峰,高铁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运输职能。时间大幅缩短,舒适度大为提高。“同城效应”“一小时经济圈”通过高铁搭建,人流、物流周转加快,带动了沿线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向新疆等西部地区延伸的高铁,把遥远的边疆与内地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高铁催生了新的城市,也激发了人们更多地走出家门。仅2014年就有约8亿人次选择高铁出行,人们用“脚”把这一票投给了高铁。
高铁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样本。中国高铁从技术引进之初,就没有满足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不断地攻关研究,并始终坚持自我超越。把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自力更生打造创新平台相结合,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走出自己的国产化、产业化之路相结合,不断增强创新自信,带来的也许不仅是高铁的崛起,也是包括“中国大飞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
高铁还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从引进高铁的2004年开始,10年间中国就建成了占世界总里程一半多的高铁线路,不仅技术上“后发先至”,而且还具备了系统工程总承包能力,这在国外根本是“天方夜谭”、不可想象。“高铁路径”昭示的,正是“中国路径”特有的力量。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中国必须充分发挥好体制的优势,利用好广阔的市场,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赶超之路。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拥有高铁的中国将以“创造”的力量影响世界。
成贵高铁
成贵高铁(成都东站——白云站)又名成贵客运专线、又名成贵铁路,起于成都市成华区,途经乐山市、宜宾市而后进入云南省境内过威信县、镇雄县最后再进入贵州省毕节市、至贵阳市,形成四川至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快速大通道。
成贵高铁全长约632.6公里,总投资约780亿元,为客运双线。计划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列车类型为和谐号动车组。
2013年12月25日上午,成都至贵阳铁路正式开工,按合同建筑工期6年(72个月),预计2019年12月可建成通车。建成后,届时成都3.5小时左右可达贵阳,连接贵广高速铁路,成都至广州全线高铁,8小时可达;在广州接广深港高铁,从成都坐火车至广州理论运行时间只需8小时,到香港西九龙也只要9个多小时。
成贵高铁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政府共同出资建设。
成贵高铁建成前,成都至贵阳没有直接相连的铁路,主要通过遂成铁路、遂渝铁路、川黔铁路相通。成贵高铁建成后,沿线3600多万人口将获益。
2014年12月20日,成贵高铁成都东站—乐山站区段正式投入运营。
西成高铁
成都至西安高速铁路,简称成西高铁,线路全长约643km。
西成高铁近期由西成高铁西安至江油段与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至江油段组成,远期新建西成高铁江油至成都段。线路自西安北站引出,向西南方向途经汉中、广元、绵阳、德阳接入成都东站。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建成后,将与徐兰、大西、成渝、成贵等客运专线相衔接,设计时速250km/h。西成高铁西安北站—江油站(不含)区段设计长度519km,正式投入运营以后西安北站—成都东站运行时间预计3小时以内。
西安铁路局管理西安北站—广元站(不含)区段,成都铁路局管理广元站——成都东站区段。
2014年12月20日,西成高铁江油站—成都东站区段正式投入运营。
西成高铁西安北站—江油站(不含)区段预计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延伸阅读
日本高铁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实用高速铁路的国家。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正式营业,代表了当时世界第一流的高速铁路技术水平,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由试验阶段跨入了商业运营阶段。2011年3月5日,日本新干线速度最快的列车隼鸟号投入运营。
新闻推荐
目前,胭脂鱼的成鱼健康养殖技术尚没有成熟模式,胭脂鱼的养殖推广未能很好开展,不能形成规模产量和效益。由此,省农科院水产所主持开展了宜宾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专项资金项目——“胭脂鱼健康养殖技术...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