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铃 宜宾晚报记者 张新
4月9日上午,69岁的罗正瀚老人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宜宾翠屏区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他已来这里看了将近10年的书。工人文化宫副主任陈相羽介绍,很多退休老人到这里看书,“就像上班一样准时。”
在宜宾,看书是件很简单的事,城区、景区、农村的各类书屋已超过3000个。此外,“书香宜宾·悦读戎州”公共网络阅读服务平台也已经上线,读者足不出户,便能感受书香。
借书很方便,逛竹海也能借本书
4月4日,到蜀南竹海旅游的成都游客曾秀青,仅仅登记了一个姓名和电话,便从景区的书屋免费借了一本《考古未解之谜》,只需在离开时将书归还。
景区书屋只是宜宾打造阅读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宜宾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明金介绍,建设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宜宾没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阵地。从2010年开始,宜宾各单位开始倡导职工书屋,如今全市的职工书屋已达590家。2012年3月起,宜宾市图书馆在一楼辟出一块角落打造成“惠民书吧”,给爱书一族提供了一个静谧安适的精神港湾。
在宜宾农村,老百姓看书更加方便。陈明金介绍,宜宾近3000个行政村,2007年以来完成了2857个农家书屋和503个社区书屋的建设,其配备的书籍,很多都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关。
读不懂的书,老师上门教
“我们这里的图书绝对不是摆设。因为看不懂的书,还有老师教。”4月9日,宜宾南溪区南溪街道农民刘明强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街道成立的群众文化理事会,不定期到学校、企业尤其是农家书屋展开读书活动,还邀请农技专家到书屋与农民互动,很受群众欢迎。
南溪街道群众文化理事会理事长顾利介绍,农村群众有的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人指导,农家书屋就会沦为摆设。为了发挥书屋作用,理事会从去年开始,在化龙村书屋尝试邀请了农业专家现场讲座,结果书屋被农民挤爆。刘明强说,“如何科学种植蔬菜,专家可以直接拿着书给我讲,完全相当于免费上培训班了。”顾利透露,这样的读书下基层,以后争取每月举行一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若言)日前,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发布2015年度宜宾市市本级(含临港经济开发区)供地计划。按照计划,宜宾市市本级拟供应各类土地6706亩,其中,商住用地817亩、商业用地627亩、工业仓储用地1533亩、...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