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吴涛 文/图
对32岁的清华大学化学博士易家祥来说,阅读是一种真正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反省后重新轻装上阵的最好方式。
易家祥是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宜宾丽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家庭今年入选宜宾市第二届书香家庭。
11月29日,周日,下午两时许,冬日的阳光正艳,在宜宾长江大桥南桥头附近的一幢白色办公楼里,易家祥接受了晚报记者的采访。
■ 小时候 受爷爷熏陶
易家祥是地道的宜宾人,他在老城区洞子口出生,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爷爷是知识分子,从事过文书之类的职业。
“我爷爷很爱看书,也爱给我讲历史故事。”易家祥对记者回忆说,他爷爷有个很大的书架,放了三四百本书,内容很杂,有历史故事类的,包括正史、野史、演义、人物传记,还有小说。书架下,他常常看见爷爷坐着那里,泡一杯茶,拿一本书,读得非常专心。
爷爷给小家祥讲格萨尔王的故事,告诉他无论艰难险阻,哪怕历经磨难,都要坚韧、坚定,都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
是爷爷教育和培养他多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爷爷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读书,能知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坚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发生了很多事,出现了很多的人物,所以多读书,可以以史为鉴,知得失成败。
■ 当学生 看书成习惯
高中时,易家祥常参加化学竞赛,提前涉及到一些大学里的化学内容,一个更加广阔的化学世界在他的面前打开。
能成为化学博士,书读得肯定多。清华大学校园内,学生们都很用功,都喜欢阅读。易家祥说:“非典时,尽管学校图书馆里的座位距离特意拉开了些,但前去看书的同学依然很多,图书馆前排着长队等着开门。晴天,周末或是课余时间,在草坪上看书的同学也是一堆一堆的。”
虽然学的是化学,但易家祥的课外书籍总是选择历史类、经济类和人物传记类的内容来丰富自己。他认为,读书其实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能跟历史上伟大人物对话的机会。尽管那些有智慧的人物已经远去,不可能面对面地交流,但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或是通过别人对他们本人或他们作品的阐述,来了解他们的智慧,并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以他们为榜样,让自身也受到智者言行的感染,这就是阅读带来的收获。
易家祥回忆起他读大学时,有一年寒假的火车票特别难买到,同学们就泡在宿舍里看书,大年廿八、廿九了,大家仍在抱着书看。
■ 工作后 抽时间看书
回到家乡工作,哪怕再忙碌,易家祥都会抽出时间来看书,他觉得阅读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每天都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一读,一个月积累下来还是可观的。”
易家祥还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说,每年组织的专题调研中,不仅是实地查看,还要广泛阅读相关资料,掌握详实信息,才能写好议案。今年修订的《立法法》,易家祥在去年就与其他人大代表们一起参加了征求意见稿的讨论,“这也是一个广泛阅读和认真学习的过程,借鉴先进的法律理念,确立基本的税收制度。”
除了专业书籍外,易家祥还把阅读重点放在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书本上去。他阅读吴晓波写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深知经济和政治是分不开的,找出了现代经济存在的相关问题,明白政治上谈稳定压倒一切,经济上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两条主线经纬分明,却又相互依存。
■ 入睡前 一家人捧读
易家祥的爱人在宜宾丝丽雅集团进出口公司上班,她喜欢钻研业务,获得了单证员资格证书,这是对她职业技能的认可。
“在家的晚上,我和她一人一本书,各自捧着读,这是一天最放松的时刻。”易家祥说,她爱人在看了东野圭吾写的《白夜行》后,又推荐给他看。这是一本悬疑小说,写出了人性的蜕变,结局让人唏嘘。
易家祥的女儿才两岁半,已能背诵国学经典《千字文》中的好几十句。只要晚上有空,易家祥都会教女儿读识字卡片。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喜欢看儿歌书,也会自己讲童话故事了。
书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只要你愿意打开它;阅读给了我们了解历史的机会,读有深度、有厚度的书还给人带来了创造新价值的机会。易家祥希望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个书架,放上各种门类的书籍,不是摆设,不是“吃灰尘”,而是要真正发挥书的作用,阅读使人进步,让人与人更和谐相处,让社会更有质感,让一个又一个的书香家庭组成我们的书香社会。
新闻推荐
11月30日,翠屏区宗场镇政府联合区安监局、区经信科技局对酱腌菜生产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宜宾市翠屏区宜香食品厂存在通风条件不达标,窖池周围没有安全护栏,应急预案不完善...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