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亚飞
1月16日,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临港经开区)的企业服务中心大厅内,2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为现场的一些企业负责人解决疑难杂症。
“公司的供电电源与农网并在一起,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都不好,生产难进行。”“早就拿到地了,但是园区的建筑标高一直没出来,公司的建设停滞了。”……办公现场,数家企业负责人抛出了问题。
“能回复的马上回复,能协调的立即协调。”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部总经理李果介绍,临港经开区将省、市、区充分授权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清理减少到211项,全部集中到企业服务中心办理,为企业办事赢得“加速度”。
行政人员充实一线
2015年开始,临港经开区进行了全面改革——按照依法简政放权的要求,将三分之二的临港经开区管委会人员充实到“一线”。“企业服务中心配备的25名工作人员全部来自于临港经开区管委会的行政人员。”李果说,这些工作人员充当企业保姆,负责企业落地前后各项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项目报批、报规等全程代办服务,对企业项目建设、政策兑现等问题全程跟踪。“要真正变‘坐门官\’为‘保姆式服务\’,临港企业服务中心从内部机制上进行了调整。”李果介绍,临港经开区依法彻底放权,创立“窗口人员+首席代表”的一级审批制度,具体来说,临港经开区公安分局、国税局、经贸科技局等15个职能部门分别设立了一位首席代表为中心提供专职服务,部门对窗口人员和首席代表完全授权,避免办理事项再次“体外循环”,首席代表对行政审批事项有最终决定权,并对审批事项负责。
据统计,企业服务中心2014年底成立以来,累计办件6万余件,其中,首席代表拍板定案的办件达3万余件,办事效率比法定时限提高83%以上。
并联审批提质增效
2015年底,四川涵森商贸有限公司在临港经开区“安家”,计划投资上千万元开发包装食品项目。说起选中该区的原因,该公司负责人王芬说,在临港经开区注册时,因对相关政策不熟悉,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展开全程代办服务,此前在某地一开发区耗时一个月没办理下的证件,“在临港经开区,从申报到办理只用了两天时间。”
临港经开区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和做法,去年年底发布投资负面清单,明确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含18个行业门类205个条目,清单之外的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与此同时,临港经开区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由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其日常工作。该中心设立“一根针”牵“三条线”的并联审批运行模式,即实行公共基础设施类项目、产业类项目、商住用地类的三类项目,由对应的分管领导分别牵头,通过会商会审的方式进行审批。
“划定红线,什么必须做和什么不能做,企业和工作人员心中都有一本明白账。”李果说,但凡是合格的项目,临港经开区便开足马力,为企业提供优质、快速的办事服务。
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南溪豆腐干博览馆近日免费向市民开放。共有豆腐干传统制作工艺流程、亲子体验区等18个部分。图为1月16日,宜宾市南溪豆腐干博览馆内,市民正在观看最新展出的“世界各地豆腐干”。
王宇 摄
新闻推荐
◎由省文化产业商会、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四川文化消费节·长江大庙会”,将于2月6日至3月6日在宜宾举行。本次活动将引入四川省非遗精粹和国际时尚互动项目,整合宜宾民俗和特色美食,彰...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