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内一科住院中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呼吸、消化、肾病等内科工作多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及判断能力。
一、穴位敷贴的平喘机理
中医学认为哮喘是因痰饮久伏,遇邪引动而发,其病根在于痰,其主邪在于寒。敷贴方药组成重点就是针对痰邪宿根和寒气两端,穴位敷贴所选用的细辛、白芥子等辛散温通、祛风活血药刺激性强,一则药物可经皮肤、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发挥药效;二则通过穴位刺激可调整经络之气,达到气至病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炎症消退;三者可调节集体免疫功能,达到改善过敏体质及缓解临床过敏症状之目的。
二、常用敷贴穴位
1、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隔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肾俞:背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5、天突:胸骨上窝正中,任脉经。6、华盖:在胸骨正中线上,平两乳头,任脉经。7、身柱穴:第4胸椎棘突下。8、膏盲穴: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9、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10、脾俞: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 11、定喘:平大椎穴,相距2寸。 12、神阙:肚脐中央。13、关元:脐下3寸,正中线。 14、气海:脐下5寸,正中线。15、涌泉:足底正中线,足掌前1/3折点处。 16、足三里:小腿前面,外膝根下3寸,胫骨旁凹陷处。
三、常用的敷贴方
1、寒贴:【主治】止咳,用于寒性哮喘。
2、热贴: 【主治】清肺化痰平喘。用于热哮反复发作者。
3、虚贴: 【主治】温阳散寒,温肺化饮。用于阳虚寒饮之寒哮。(叶晓姝 整理)
新闻推荐
晚报讯为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卫生保健知识,有效防范手口足病,翠屏区级机关幼儿园近日邀请宜宾市一医院护理部医护人员来园给孩子和老师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健康教育课。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了活动内容,通过PP...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