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在享有“香料之都”美誉的宜宾市,遍布乡村的油樟林郁郁葱葱,正是民间提取樟油之时。
6月6日中午,在翠屏区思坡乡天台村陈世财家门口,几个人头顶火辣辣的太阳正安装设备。其中,54岁的田云厚是邻近的宗场镇鱼台村人,他是陈世财请来的师傅,已有十余年工龄了。据田云厚讲,他在思坡场镇上购买的这套设备花了3700元,主要由锅炉、蒸锅、冷却锅构成。
设备安装好,田云厚仔细检查一遍,院坝里已堆满了樟叶。陈世财和家人不断地将樟叶放入蒸锅,田云厚跳入锅中将其踩紧踩实后扣好锅盖,再舀入少量水。一切就绪,田云厚为锅炉生火,锅炉管道的水蒸气输入蒸锅,顷刻间热气滚滚。蒸锅里的蒸汽管道直通冷却锅,经冷却后从管中流出的透明液体直入壶中。“一根管抽去壶底的水,另一根管抽取面上的樟油。”田云厚说,一锅樟叶有四五百斤重,可提取樟油十多斤,得花两个小时。初次提取樟油有时会掺杂少量水分,但肉眼也能看到它在底部呈晶体状,田云厚就用细管将其吸出。
“一斤樟油现在售价31元,根本不愁销路。”陈世财说,当地企业派人来家中收购,价格也稳定。他家有油樟林七亩,年收入上万元。而田云厚技术精湛,四邻八乡的亲友都请他帮忙,他一天也能挣到一两百元。
油樟在宜宾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宜宾樟油年产量占全国的70%,是全国外贸樟油最大的生产基地。樟油还是轻工、香料、医药、高级电镀工业等的稀有原料,特别是从樟油中精馏产生的桉叶油素,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中国桉叶油”,出口世界各国都属免检商品。目前,宜宾已将油樟树确定为市树,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乡土树种。
晚报记者 江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记者从宜宾市翠屏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今年1-5月,该局会同质检机构共抽检商品245批(次),其中120批(次)合格,12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商品均依法进行了查扣查封。今年以来,翠屏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以“...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