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缝制工艺专业的学生伍琴,用巧妙的构想和勤劳的双手,让传统雨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个17岁的姑娘在去年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凭借作品“自伸缩长短与防湿脚的骑行雨衣”获得一等奖和“四川省科协主席奖”,并获得发明专利。今年,伍琴又收获一项荣誉——宜宾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 善于观察 坐公交车触发灵感
家住翠屏区南广镇的伍琴,经常坐公交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2014年的一天,伍琴像往常一样坐上公交车,突然天降大雨,车窗外的一幕触发了她的创作灵感。
暴雨来得急,一位骑电动车的师傅从后座拿出雨衣穿好后,继续前行。由于传统雨衣罩住了方向盘,增加了控制车辆的难度,电动车师傅在拐角处摔倒了。伍琴说,传统雨衣的设计在大雨天,不仅容易弄湿鞋,还存在不安全因素。
目睹了这一切的伍琴,开始思考着要制作一件穿戴方便、不湿脚、安全的骑行雨衣。
■ 心灵手巧 精心改造传统雨衣
回到学校,伍琴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班主任蒲美汐。在科技创新方面,蒲美汐有着丰富的经验,她指导过的学生曾多次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蒲美汐敏锐地察觉到,伍琴的想法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她将想法变为现实。
在蒲美汐的指导下,伍琴用普通面料“打草稿”,先后制作了三套雨衣,分体设计、方便穿脱、脚部防水……“骑行雨衣”的思路一步步清晰后,伍琴又用真正的防水面料制作了一套骑行雨衣。经蒲美汐指点,伍琴再次对雨衣进行改进,“自伸缩长短与防湿脚的骑行雨衣”终于成型。
最终成型的骑行雨衣采用超级防水面料,这种面料质地轻柔,防水效果好。整套雨衣分为上衣、裤子两个部分。上衣领口加入无纺布,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即使雨水渗入颈部也可被迅速吸收;为了夜间行车安全,上衣胸部位置特地加入了反光条和主动发光的“冷光条”,通过遥控器可控制冷光条闪烁频率;上衣袖口为双层,直筒袖口内加入了收紧袖口,起到了防风和防雨水灌入的作用。
裤子两侧采用防水拉链闭合,骑行人不需要脱鞋子,拉开拉链就可以迅速穿上;裤筒最下方的“裤伞”可套在脚上,避免了雨水顺着裤子流下打湿腿和脚。为了满足不同身高的骑行人穿着,在裤筒下方的脚踝部分缝制了4排松紧带,可自动伸缩裤子的长短。
■ 追逐梦想 力争成为服装设计师
在生活中,伍琴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姑娘。“我用的挎包就是自己动手做的。”小时候,伍琴就爱给玩具“芭比娃娃”做各种各样的衣服。进入学校服装设计与缝制工艺专业后,伍琴更是觉得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喜欢动手缝制一些东西,课余时间常常呆在实训室里。”伍琴说,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奖,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老师和学校给了她很大的支持。
据学校分管科技创新的副校长李俊介绍,近年来,学校每年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约20万元。学校的众创空间正在对项目进行筛选,拟建立服装设计、汽车俱乐部、创客梦工厂等多个创业群。“学校一直鼓励学生们的创新活动,这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是相符合的。现在,伍琴的雨衣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学校想依托众创空间将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待条件成熟,再寻找合适的商家进行合作。”李俊说。
今年上高二的伍琴已为自己定下奋斗目标:“准备参加高考,报考纺织类大学,梦想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用自己的设计为人们带来更加美观、实用的服装。”
晚报记者 陈代容
新闻推荐
2016年6月11日6时30分,宜宾派出所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码头长江边发现一未知名尸体。经法医现场勘查,该尸系男性,年龄在30岁左右,身高162CM,身穿藏蓝色三角内裤,发长3CM,左胫前有陈旧性疤痕,勘验完毕后...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