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宜宾10名泳士集体救人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受到广泛称赞。7月29日,宜宾某职高5名学生在城区三江口游泳遇险,幸好被10名游泳者全部救起。
事件回顾
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市老体协游泳分会和阳光队队员10人像往常一样,从戎州桥下水,漂游盐坪坝。游至三江交汇处水急浪高的“两合水”时,因摄像耽误游在最后的蔚惠宾听见江心传来呼救声,循声一望,只见几个人在漩涡激流中拼命挣扎并呼救。蔚惠宾一边快速游向遇险者,一边向下游的9位泳友高喊:“快来帮忙救人!”
接近遇险者时,蔚惠宾才发现5人当中,1人有游泳圈,1人穿救生衣,其余3人均无漂浮器材。蔚惠宾当即叫体力明显不支那人拖着自己的漂包,同时安慰其他人不要惊慌,先节省体能保持浮力,随急流漂流等待救援。
游在前面的9人听见喊声后,立刻全部“斗上水”,向遇险者迎面游去。当与遇险者相遇时,大家已被急流冲至白沙湾江段。在10名泳士齐心协力救援下,5名遇险学生先后安全上岸。
■ 被救学生:没人救后果难料
事后,被救学生专门向救命恩人发短信表示感谢:“多谢你们相救!我们不了解水域情况,盲目下水漂游,在河中央遇险,当时心慌,看见你们就呼救。经过你们协力相救化险为夷,真的感谢!”
被救学生均16岁,在接受采访时说:“太感谢十位救命恩人了!没有他们,很难设想这次遇险的后果。我们水性一般,平时就在合江门江边游游。看到江里常有人漂游,那天,我们也想要试试。可没想到,看似比较平静的江面却暗藏玄机,游着游着我们就遇到了漩涡。我们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拼命游向南岸,想到那里去上岸。我们心头慌得要命,后来看到来救的人多了,才逐渐平静了些。事后才得知,向南岸游是错误的方法,因为江的南面下游有乱石滩。幸好在被冲到乱石滩之前,我们就被救上了岸。好险!看来熟悉水情很重要,还有漂浮器材也重要。我们该吸取教训,以后还要游的话,要做足准备工作,跟着熟悉水情的人多学学,一定要带好漂浮器材,先了解水情再下水,不盲目出游。”
■ 救人泳士:这是举手之劳
蔚惠宾(宜宾学院内退教师,此次最先发现遇险呼救学生的人):游泳时顺便施救是游泳者该做的,有机会做点这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多有成就感的。类似的事再有,我仍会义不容辞参与,为此也要多练就好身体、好泳技,掌握水中逃生救人的硬功夫。
曾繁成(女,2002年贵阳红枫湖全国公开水域赛5000米冠军,人称“曾冠军”):河里头看见这种事,有能力的人都会主动去救。首先要让被淹的人不要慌,心稳下来才不会乱抓,才有力气浮出水面。那天我们人多齐心,又熟悉水性,有把握把他们全部救起来。
黄映宾(此次一人带领两名学生游向岸边):为了用无私爱心尽力拯救更多的生命,市老体协游泳分会曾发出成立宜宾水上义务应急救生队的倡议,得到多支游泳队的积极响应,很快就有百余名热心泳友报名,他们中有企业员工、教师、医生、公务员、个私业主、退体职工和下岗工人。他们表示,要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当好市民的水上守护神,特别是在汛期,随时听侯市、区相关部门的安排与调遣。
陈永力(有水上救生资格证。自去年记录以来,江中救人次数、人数最多):我觉得在水中救生是一件很自然的、举手之劳的事情。当然,对于被救者来讲又是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假如没有人积极地、有效地去施救,那会是一件很尴尬的事。险情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就发生了,我们在急流漂游中听到求救呼声,立即把救助生命自觉放在首位,直到把遇险者一一都救上岸后,我们才折返水中继续漂游。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很愉悦的,感觉真好。
方孝平(此次一人拖一学生游四五百米):举手之劳,自己能办到的事,应该去做。
聂永华(此次一人拖一学生游四五百米):那天学生们太危险了,有能力的人,谁碰见都会救的,应该搭手帮助。
赵宁(企业职工):遇到这样的事,要义不容辞地积极参与救助。
徐全华(女,市三中教师):在公开水域游泳,水情随时都在变化。几个孩子不了解水情,心慌了。我认为在靠近援救的同时,要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心理紧张程度。我们几个离孩子较远,我们大声对他们说,不要慌,按照自己的游泳方式游,不会有危险。
唐国强(市三中教师):洪水无情,人有情。我没能力救人,只是助救,看到他们救人的努力过程,听到他们对做好事的清描淡写,我的灵魂又一次受到洗礼。我一直为社会中存在的冷漠、消极心态而悲愤。这群已经退休或快要退休的大姐大哥们的壮举令我深深敬佩。“知者无畏,全力救人”的英雄团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榜样,应得到社会的信赖和尊重,更应把这种正能量向社会传播,发扬光大。
陈斌(去年在三江口水域救南充泳友邓大姐一家三代四人的参与者):这么多人,我只是在旁护游。人多可以稳住心,不怕就不慌。游泳的人遇见这种事,尽力帮助是应该的。
■ 点赞:故事流传 八方赞扬
这则集体救援的故事流传到了全国多地。不少人向宜宾救人泳士们表达敬意。
四川省水上救生总队总队长尹志平点赞:看似偶然,其实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集体大营救。三江口的水是很乱、很凶险的。判断、指挥、组织、措施得当。队员技能、体能、经验都好。
去年在三江口水域一家三代四人获救的南充泳友邓大姐点赞:你们经典演绎了一幕江河公开水域突遇意外险情群体救援、相互配合、随机应变、完美收场的生命大营救场景,惊险、刺激、精彩、完美、感人。你们全体救援人员值得我们学习!向你们致敬!向你们学习!
■ 有多难:三江口水情复杂
宜宾城区三江口水域(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因两江汇流到长江,形成巨大冲击力,江水呈现大面积漩涡、绞水状,人称“两合水”;汛期或轮船驶过更是激流汹涌、浪高水急,五六十米开外就能听到浪滔的巨大声响,成为许多涉水人“谈水色变”的危险水域。不过,熟悉此水域的泳者会善于避开“两合水”。
在2015年10月举办的宜宾市首届长江漂游节上,首遇宜宾三江口水域的外地泳友只是沿“两合水”边缘而过,并没进入其核心危险水域,就惊呼“刺激!惊险!”事后,一家外地媒体接连用6种水——漩水、绞水、扯水、鼓水、漂水、怪水,来描述宜宾三江口水情。
此外,三江口往下两公里左右,靠南广镇江边(南边)有长达500多米的龙脊石乱浪滩。
相关链接:两年救22人
据统计,去年5-10月,市老体协游泳分会会员共5次江中义务救援溺水者10人;今年4-7月,他们已7次在江中救起共12人,救援情况如下:
1、今年4月4日下午5点过,年逾90岁的罗伯康在宜宾城区下渡口游泳,被冲向江心,被王国庆、蔚惠宾、邓胜全、科比4人救起;
2、5月15日约16点40分,一名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金沙江运动休闲中心游泳,没带漂浮器材,被水冲往江心呼救,王国炳及时相救,众人前往支援;
3、6月4日18时,宜宾城区下渡口水域,湖南衡阳一小伙子体力不支溺水呼救渐下沉,许彬飞奔近百米跃入水中,快速游至跟前,将漂包抛给溺水者让其抱住,陈永力、蔚惠宾二人瞬即赶到,共同将其救上岸;
4、6月8日17时许,三江口水域,太阳正烈,江边几乎无人,两女孩落水遇险,幸被罗勇等3人抢救上岸;
5、6月19日下午五点半,三江口水域,一小女孩在已部分被淹的长江公园亲水步道戏水,不慎掉入深水,被刚参加完水上救生培训回宜的黄厚德等人救起;
6、7月20日下午五点半后,三江口铁匠滩水域,一小伙子在江心抱着“跟屁虫”喊“来不起啦,快救命!”漂游盐坪坝经此处的程敏专马上游过去,叫其拖住自己的漂包,向南岸拖游200多米,后遇罗勇等人和海事部门船只,将小伙子安全救上岸;
7、7月29日,正值汛期高水位,宜宾某职高5名学生在三江口水域游泳遇险,幸好被漂流经此处的10名市老体协游泳分会队员(含泳二代一人)救起,在三江口奏响一曲集体救援的凯歌。
记者手记:值得大加点赞
救人者事后轻描淡写。其实,内行人知道,这次救人“看似偶然,其实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集体大营救。”这是一次非常感人,也十分成功的集体大营救,值得大加点赞,值得大力学习和宣传!
三江口的水很乱、很凶险。这次营救如果不是“判断、指挥、组织、措施得当,队员技能、体能、经验都好”,在水情复杂的江中,很难想像会发生什么。已有多次救人经验的陈永力都表示,漂浮器材很重要,他本人就随时带上漂包,平时可自用,应急时可以施救别人。连被救学生也吸取了教训——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再盲目下水。是的,正如救人泳士唐国强所说,“见义勇为”是当前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生命至上”是人之根本,而“科学施救”更值得提倡。
晚报记者 冯憬
新闻推荐
晚报讯今(3)日,“2016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将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开幕。宜宾市有16家相关企业参展,通过智博会平台展示宜宾在推进智慧产业、智慧城市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昨(2)日下午,记者在活...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