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价体验莫轻信■ 热情过度要警惕■ 赊销垫付要拒绝
■ 预付消费留凭证■ 消费维权要及时■ 消费骗局要了解
晚报讯 老年消费群体具有注重保健、资金充裕、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等消费特点,对社会上的骗局了解得较少,比较容易上当受骗。近一段时间,很多商家研究起了所谓的“银发经济学”,打着保健、治病、关爱老人的旗号不断对老年消费者进行推销,兜售保健项目,骗取老人多年攒下的辛苦钱办理大额预付费卡。对此,翠屏区工商部门近日提示老年消费者:
低价体验莫轻信。一些保健机构常常打着免费体验、低价促销等幌子吸引消费者进店消费。一旦消费者进店体验后,店员便开始对消费者进行推销,抓住老年消费者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不断进行洗脑。
热情过度要警惕。推销保健预付费卡的店员往往对前来消费的老年人都非常热情,不仅在店内耐心与老人聊天、有的还经常与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甚至有的还认老人为亲,“关爱”手段使得老年消费者逐渐降低防范意识,落入消费圈套。
赊销垫付要拒绝。当发现老人资金不足又有办卡的意愿时,有些商家常常以赊销的方式或店员个人垫付的方式诱使老人办理预付费卡。一旦老人开始进店开卡消费,在店员的贴身忽悠下,老年消费者往往很快就支付了赊销的费用,有的还继续购买了其他产品。
预付消费留凭证。保健机构经常会出现消费者预付费卡内金额还未消费完就进行店铺转让、停止经营的问题。为了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老年消费者在办理预付费卡时要留好合同、收据、发票等凭证,并要核对商家营业执照与相关凭证的主体名称是否一致。
消费维权要及时。有些老年消费者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往往因为好面子不敢和家里人说,也不愿意向有关部门投诉,等到家人发现老年人权益被侵害进行维权时,往往有些商家已经人去楼空了,维权难度非常大。因此,老年消费者在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告诉家人并及时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骗局要了解。老年消费者要多听、多看,通过了解媒体曝光的各类消费骗局,提升自身防范意识,提高消费能力,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曾鹏 晚报记者 叶晓姝
新闻推荐
优良生态环境支撑大美临港 ——临港开发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侧记
阳春三月,和风送暖,穿行于宜宾临港开发区的城乡大地,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一行行整齐的行道树返青吐绿,随风摇曳;宽敞的景观大道两旁,生态公园、休闲广场处处莺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