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从2014年至今,宜宾市政协高度重视、潜心打造,组织撰写、编辑出版《宜宾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成为宜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闪亮名片,作为宜宾的一个文化品牌工程。这套丛书是一项宏伟的文学工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填补了宜宾市文化名人创作的空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7年年底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博大家罗哲文》就是其中最新的一卷。
“万里长城第一人”“文物卫士”“古建泰斗”罗哲文原名罗子富,宜宾人。1940年,16岁的他报考了迁来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并成为众多考生中唯一被录取者,从此踏进古建筑学的大门。梁思成发现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为弟子,为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罗哲文也开始学习英语、文学艺术、书法摄影、测量绘图等,为他以后成为“文博大家”打下坚实基础。罗哲文是中国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组织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曾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罗哲文热爱故乡,曾多次回到宜宾探亲仿故,也多次为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献计献策,宜宾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得到了他的亲自指导。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念念不忘蜀道申遗。,这一副追悼会上的对联,概括了罗老繁忙而充实的一生。
《文博大家罗哲文》的作者为张海燕,全书分为“宜宾童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梁门学艺”“万里长城第一人”“中国‘申遗’功臣”“文物卫士”“古建护神”七章,并附《罗哲文大事年表》,全面系统再现了罗哲文“修长城修故宫参襄国徽设计无愧文物卫士,护名城护运河舍身文化遗产堪称古建护神”的繁忙一生,使人们得以借此了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吉光片羽,史料翔实、评价客观,是一本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备的长篇纪实文学。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记者从宜宾市城乡规划局翠屏分局获悉,宜宾城区大观楼周边基础设置建设将进行整体风貌提升改造。改造参照历史文...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