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宜宾师专(现宜宾学院)教书,那是我人生转折点之一。宜宾燃面成为我这个转折点上一道不灭的星火,至今在我的记忆中烁烁燃烧着。
那是一个周末,我和何老师、周老师,相约来到宜宾市里吃燃面。经多方打听,街心花园是宜宾市中心的腹地,旁边就是一家很有名的燃面馆,牌坊上“宜宾燃面”几个大红字赫然醒目,我们决定就吃这家。
我们走进“宜宾燃面”馆,里面坐着许多人,有正候着的,有正吃着的。我们从没有见过宜宾燃面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怎么吃,于是乎我们在场内绕了几圈,看看别人是怎么吃的。看那些人的吃相,是那么的津津有味,神情专注;是那么的亲切,酣畅淋漓。靠窗户桌上的几位女士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把燃面喂进嘴里,似乎是用心在咀嚼,用神在品味。那泛起红润的脸庞上,犹如新搽的胭脂,流淌着晶莹的汗珠,格外美丽动人。
经售票员指点,我们每人买了两碗。碗小总量少,对我们这些小伙子来说,肯定是不够果腹的,吃完后,我们每人又来了两碗。因为我们要赶时间乘船回学校,这第一顿燃面,是在匆匆忙忙中吃完的,没有过多在意燃面的神奇美味。
回到船上,我们讨论起燃面那浓郁的韵味和魅力。三人可以说是胃口各不同,畅谈吃了燃面的感受自然也有差异。周老师是重庆崽儿,对他来说宜宾燃面的麻辣构不成威胁。他说:“在我看来,这宜宾燃面跟重庆火锅的原理差不多,火锅是把多种辅料放在锅里一起煮,煮出浓浓的香味来,而宜宾燃面呢,是把这些辅料跟面条搅和一起,塞进嘴里,嚼出味道来。重庆火锅是闻起香,宜宾燃面是嚼起香,而且是越嚼味道越悠长,越嚼味道越丰富。”文质彬彬的何老师,虽然在重庆的四川外语学院待了四年,但是重庆火锅之麻辣烫,仍然没有把他的胃口锻炼出来,依旧是谈火锅色变。他说:“我对火锅只喜欢闻,而不敢放开吃,怕被辣倒。我发现,刚才这燃面佐料比面还多,吃起比闻起还香,虽然有点麻辣,但是感觉麻辣得味美口爽,令人荡气回肠。”
细细品味起来,我想宜宾燃面宛如清彻透绿的金沙江与秀色可餐的岷江在宜宾合江门的汇合,形成了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汇成了一大片弥漫在耳际的交响曲,绚丽斑斓,气势磅礴;她犹如五谷杂粮经搅拌、酿造成的五粮液,香气悠久,滋味醇厚,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她就像炎炎夏日,畅游宜宾蜀南竹海,融入那天工巧夺的翠竹、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之间,幽深秀丽,清凉宜爽,令人沉醉其中,不由高歌“壮哉,竹波万里”;她也像是宜宾那宜山宜水,多样的植被,丰富的古老民族文化底韵,湿润温和的气候,深厚的川南民俗风情,养育出阴柔美韵、诱惑凝集的楚楚美女。
宜宾燃面的滋味,真令人回味无穷,遐想无际。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翠屏区师培中心组织小语教师团队参加“宜宾市2019年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展评活动”,获“优秀组织奖...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