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本质在提升城市品质,目的在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当下,宜宾市正以攻坚之势,全力向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冲刺,全市上下要始终将顺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定决心狠抓创建,以万涓成水汇流成河的自觉行动促进创建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
全国文明城市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不仅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最具权威性的指标,还有它代表着国家对一座城市发展的肯定,更代表着广大市民群众对于这座城市建设的认可,可以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才是真正衡量这一城市荣誉的最高标准。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紧紧围绕“民”而展开,始终坚守为民、利民、惠民这一初心,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有“质感”。
一方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为民”。表面上来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在争一块招牌,拿一项荣誉,得一个体面,而实质上,是为了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而去奋力提升城市品位和整体实力,这样一来,一座城,有外在形象,更有内在气质,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完备,市民文明素养明显提升……通过创建,宜宾让市民们更有归属感、自豪感,通过创建,宜宾更有活力、更有动力、更有魅力。创建过程,我们要始终把脉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问题所在、内心所想、情感所依,不断完善,日益精进,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感受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舒适便捷的现状、文明进步的面貌。
另一方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靠民”。人民群众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我们如果把城市比作是肌体,那么每一个市民就如同细胞,两者本就一体。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艰巨、头绪复杂,既需要统筹资源,也需要凝聚合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没有观众和看客,就算小到创建工作的细枝末节,都牵扯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广大群众真正参与其中,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给予支持和配合,创建工作才有可能如期圆满完成。
总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就是抓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提升,就是抓民生福祉增进,就是抓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质,这是初心,是内涵,也是魅力和动力。我们务必要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深入全面推进这一惠民利民之大事,相信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以创建为荣,以创建为乐,奋力谱写更为灿烂的文明创建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雯心)昨(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振华主持召开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三次主任会议。会议讨论了《宜宾市文明行...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