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片棕榈叶,一根细针,能幻化出怎样的精彩?
25岁的黄思宜用惟妙惟肖的剪纸、栩栩如生的棕编做答———
1分钟剪一只蝴蝶,10分钟剪一个人物肖像……黄思宜屏气凝神,手持剪刀在纸上游走,轻盈展翅的蝴蝶、神态迥异的人物就从纸上跳脱出来;拿起几片棕叶,折、拉、叠、剪、插……在手指上下翻飞中,追逐嬉戏的蜻蜓、昂首阔步的公鸡、威风凛凛的老虎等棕编小动物栩栩如生地出现了,细细观看这些飞禽走兽、鱼虾龟蟹,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动物世界”。
黄思宜自幼喜欢书法,毕业于宜宾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为翠屏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她不仅爱书法、喜剪纸、乐棕编,也学过吹糖人,搞过竹刻。
艺术爱好广泛的黄思宜最喜欢的是脱稿剪像和棕编。
“民间剪纸分为很多种类、形式,其中脱稿剪像较少。”黄思宜说,相对于画稿剪纸的精细,脱稿剪像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完成,由于每个人像神态迥异,剪工必须达到圆如秋月,线如胡须,尖如麦芒,线条明快流畅,富有节奏感,因此必须每天都坚持练习。
近年来,黄思宜悉心学习、走访、考察民间剪纸文化,不仅对本土剪纸技艺进行研究,还向全国多地剪纸老艺人虚心求教。在求艺过程中,黄思宜对吹糖人产生兴趣,后因在制作糖料时被烫伤,转而深攻棕编技艺。
“爷爷在农村从事了一辈子木匠、篾匠,小时候,经常带着我用蒲草编制扇子、用竹子做竹筐背篓。”黄思宜说,棕编是综合运用草编、竹编中的一些编织技巧,通过撕、拉、绕、穿、叠、剪等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棕编本诞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需要,近年来,黄思宜的在传统棕编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品。
“接下来,将把宜宾的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以及川南民族风情融入到棕编作品中。”爱思考的黄思宜说,让更多人爱上宜宾,爱上宜宾的人文和风俗。
赋纸以神,结草成形。对于黄思宜来说,剪纸、棕编不仅仅是民间艺术,更寄托着文化的传承。
晚报记者 李莉娜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重庆两江新区与宜宾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区域协调联动共建高能级合作载体本报讯(何川记者王吉南)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