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聪 宋强本报记者 向朝伦
他父亲去世早,全靠母亲一手拉扯大;他从小就被诊断为“肢体二级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特别是上下楼道很不方便。他就是罗苏同学。19岁的罗苏就读于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2014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他的梦想是考上四川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对口职教师资班。
罗苏十分珍惜学习时间,常常晚自习后还不肯走,直到学校灭灯时间到,他才离开。有一天晚上11点钟了,罗苏的班主任李万平又接到值周老师打来的电话,说罗苏还在教室做题,这个娃儿太刻苦了,请老师劝他早点回去休息。后来,学校为了照顾罗苏,专门在高三教学楼的底楼安排了一间教室。
职中就读三年,哪怕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愿放弃大学梦。他平时利用周末在镇上餐馆打过工,帮忙洗菜、端茶、上菜,赚取20元一天的酬劳;高二时下午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伙食团打零工,虽没有工钱,但一日三餐管饭。他还利用暑假到宜宾市区一家企业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工作,也因此获得了市县工会、教育部门的表彰。高三因学习紧张,他放弃了打工挣钱,专心学习备战迎考。
在高三的多次考试中,罗苏的成绩都排在班级前几名。他喜欢的格言是“有志者,事竟成”,他希望通过努力实现梦想。如果考上大学,他准备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罗苏身上有一种坚毅倔强的精神,从不被困难所吓倒。”班主任李万平对罗苏非常赞许。
新闻推荐
学校不得加工发芽土豆,不得收取自行车管理费□本报记者向朝伦校车安全状况如何?水电气有无隐患?会不会有乱收费现象?新学年开学,安全问题和收费问题,受到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为此,四川省各级教育行政部...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