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宜宾 今日南溪 今日江安 今日长宁 今日高县 今日筠连 今日珙县 今日兴文 今日屏山 今日叙州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今日叙州 > 正文

成都的神话传说与城史 ③ 开明王朝的归葬地:商业街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址

来源:成都晚报 2019-03-29 03:07   https://www.yybnet.net/

□林赶秋(作家、青年学者)马千笑/手绘

这是战国早期的一处大型多棺合葬土坑竖穴墓,墓向为东北—西南向,墓坑长约30米,宽约20米,面积达600平方米,局部在汉代曾被破坏。墓坑现存船棺、独木棺等葬具17具:其中大型葬具4具,最大的一具长达18.8米,直径1.7米,堪称中国的“船棺王”;13具小型葬具中,有一些为殉人或专置随葬品的小型木棺。所有棺材皆用贵重的楠木整体刳凿而成,其下方垫有纵横交错的众多枕木。各木棺周围满填青膏泥,因青膏泥有密不透氧的性质,木棺及随葬的漆木器和竹席均保存较好。在墓坑东南侧,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以独木舟端作成的柱础。

更为重要的是,在该墓葬的南边,还发现有带榫头的条形方木。方木呈长方形分布,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7.5米,推测应是建筑的基础,在其东西两侧,各有长约15米、宽约7.5米的边厢。这种条形方木在墓坑上部沿东侧一线也有发现,估计亦为建筑的基础部分。说明当时在该墓葬之上,还应该有地面建筑,这跟古文献记载的宗庙及陵寝制度中的“前朝后寝”的建筑形式相吻合,而这在之前的国内考古发掘中从未见过。从已知的墓葬情况可确定,这应是一处极其罕见的古蜀国开明王朝晚期王族甚或蜀王本人的家族墓地。

以上简介的是惊现于成都市商业街的“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址”,19年前,以当时全国发掘出土的最大船棺规模成为“200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开明其实是帝号,他的原名叫鳖灵

开明王朝,顾名思义,这王朝的开创者即为“开明”,他可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开明其实是帝号,他的原名叫鳖灵,又写作鳖令或鳖泠。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先探讨一下。先后几代古蜀帝王,竟然都与某种动物有关。开明之与鳖灵,鳖形状似龟,又称“甲鱼”“团鱼”“王八”等。杜宇“死化为鹃”,后来“杜宇”干脆就成了杜鹃鸟的别名。鱼凫极有可能就是“鱼老鸹”,即杜甫当年看见夔州“家家养乌鬼”的乌鬼,因它擅长用嘴在河里抓鱼,样子有点像鸭子,而鸭子又叫凫,所以可唤作鱼凫。蚕丛之与蚕,我们这个系列前面的文章详述过,兹不赘述。

教民养蚕故而叫蚕丛,捕鱼为生有如鱼凫,杜鹃啼归时杜宇退隐山林,鳖熟习水性,所以鳖灵治水能成功,都是很明显而简单的联想。但这些动物跟古蜀各代的真实关系,究根问底,也许最终还不得不牵涉到图腾上去。古蜀人把某种动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古蜀人眼里,图腾实际上又是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灵者神也,鳖灵就是鳖神,人格化之后,便成了丛帝开明。

1983年,成都市区三洞桥出土了一把“巴蜀图语铜勺”,勺面饰有龟、鸟、鱼和另外两种图像。这五个图像中,龟的位置居中且图像最大,最小的图像极似蝌蚪。鸟和鱼分别位于龟的左右两侧上方,另两种图像则在龟的左右两侧、鸟和鱼的下方。这五种图像的大小、比例跟它们所代表的实物并不相符合,说明它们所对应、体现的并非某种动物实体,而是抽象的指称、地位、影响力等,所以称之为图语,一种图形文字。该铜勺年代为战国,正当古蜀开明王朝时期。由此推测,这个龟指的可能就是鳖灵,鸟和鱼大概兼指杜宇、鱼凫,这些图像应是古蜀人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产物。

开明王朝虽僻居西蜀,却整整传了十二世

传说:鳖灵在家乡楚国死后,尸体从长江中游一带逆流而上,历经千壑万滩,抵达异乡蜀国而复活。此时,望帝杜宇统治下的蜀地爆发了类似中原尧舜时期的大洪水。于是,鳖灵被紧急任命为蜀相,他打通挡路之山麓,疏导汹涌的洪流,最终平息了水患。此功高不可没,杜宇便将王位禅让给了鳖灵,自己退隐深山之中。鳖灵顺利登基,取了一个“开明”的帝号,蜀地人民则尊称他为“丛帝”。鉴于他的后人亦号开明,我们可称丛帝为开明一世,后面的以此类推。

丛帝之“丛”,或许有向开国蜀王蚕丛致敬的意味。蚕丛养蚕,使民有衣穿;鳖灵治水,使民“得陆处”。对老百姓而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福祉,应该万世感戴。

历代大小君王总是希望从自己算起,将王位二世、三世这样一直平稳地传到千万世,结果很多很快就衰亡了。开明王朝虽然僻居西蜀,却整整传了十二世。

十二世的传承,只有寥寥几世史有明文:“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帝攻青衣,雄张獠、僰。”开明二世叫卢帝,曾攻打秦国到了雍地(今陕西凤翔一带)。开明三世叫保子帝,曾攻打青衣,威震僚、僰。

青衣即“青衣羌国”或“青衣国”,其境“与叙州邻”,当在今宜宾南溪一带。僚又写作“獠”,意为猎,青衣国民打猎为生,被称为僚人。僰,既指僰道,又指僰道地界(今属宜宾)之民——僰人。《华阳国志》说“僰道有故蜀王兵兰”(兵兰,一说为兵器架,一说为驻兵之营寨),就是保子帝征僰的证据。

“自开明五世开明尚始立宗庙于蜀”“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开明五世叫开明尚,去帝号,复称王。此时,蜀国才开始建立宗庙,称酒为“醴”,称音乐为“荆”,全民崇尚红色。

五丁力士臂力惊人:能移动大石拉垮大山

开明王朝“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筍是也,号曰筍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

当年杜甫在成都西门外看到的石筍,据说就是力大无穷的五丁力士立在蜀王墓前的大石。这些大石的作用是作为墓志或无字碑,上面没有任何谥文,只涂上青、赤、黑、黄、白五色以示区别,墓中埋葬的蜀王便照着这些颜色依次称庙号为“青帝”“赤帝”“黑帝”“黄帝”“白帝”。

五丁力士有举起万钧之臂力,不但能移动大石,还能拉垮大山。公元前346年,蜀王派使者出使秦国。因为秦王屡次送美女给蜀王,蜀王很感动,所以遣使访问秦国。秦王知道蜀王好色,便许诺再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立马就派五丁前去迎接。走到梓潼(今绵阳市梓潼县)时,看见一条大蛇钻入山洞中,一名大力士好奇心骤起,快步上前抓住蛇尾往外拽,但是怎么也拉不动,于是五丁齐上,大喊着拽蛇,不料山体崩塌,五丁和秦国的五个美女及其随从一起都被压死了。大山一分为五,山顶上有平石。蜀王知道后很痛心,便登山凭吊那五个美女,并把山命名为“五妇冢山”(又称“五妇山”),并在平石上修建了“望妇堠”“思妻台”(又称“候五女台”),真是只爱美人不惜英雄。后来的人们才把这几座山称为“五丁冢”,以表示对这五个大力士的纪念。

“五丁毙焉,遗剑于路,臾化一泉。每庚申、甲子日,其剑一现,故又称灵泉。”五丁死后,佩剑遗落在路旁,瞬间就化作了一眼泉水。每逢庚申、甲子之日,剑会重现于世,“时发宝光”。因此灵异之事,人们称这泉为“灵泉”或“隐剑泉”。

新闻推荐

叙州区 开展“药品放心执法行动”

本报讯(刘丹)“春雷行动2019”启动以来,叙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行动,扎实推进“药品放心执法行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 成都的神话传说与城史 ③ 开明王朝的归葬地:商业街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