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振卿/文 顾志辉 李国伟/图
北流市地处桂东南,毗邻粤西,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结合部,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6市和北部湾城镇群“玉崇发展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33万。
近年来,北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实施自治区和玉林市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按照“抓项目、调结构、促和谐、强队伍”的思路,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率先创建“三个示范”(广西东部产业转移、非公经济、现代农业示范市),打造国家园林城市,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好于以往、好于预期的成绩,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良好发展势头的目标。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1.26亿元,增长13.80%;财政收入7.43亿元,增长17.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8亿元,增长29.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01亿元,增长50.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6亿元,增长20.25%;外贸出口1.05亿美元,继续保持广西超亿美元县市地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1元,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4916元,增长9.3%。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30.04%、16.36%和10.13%,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上,北流市获得了2009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称号。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保持投资强劲拉动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北流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工作理念,把扩大投资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措施,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管理精细化”,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要素,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09年,全市新引进项目105个,合同投资66亿元,到位资金44.6亿元;全市新开工、续建或技改项目449个,完成投资63.21亿元,增长52.35%;争取到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四批140个;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01亿元,增长50.89%,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40%,拉动GDP增长13.07个百分点,是北流近年来经济形势最严峻、新上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今年上半年,全市新上、续建或技改项目324个,完成投资47.60亿元,增长4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9.08亿元,增长38.12%,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目前,北流海螺水泥、永达陶瓷(一期)、佳鑫电子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宏邦食品(王老吉)等10多个投资超亿元和58个投资超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海螺水泥和海螺余热发电项目的先后建成投产,彻底改变了以立窑为主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水泥产业格局,加快了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促进了水泥产业的升级换代;智鹏建筑陶瓷、永达建筑陶瓷、三环特种陶瓷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陶瓷花纸、机械、彩印包装等陶瓷产业配套项目竞相发展,使该市的陶瓷产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建筑陶瓷等其它陶瓷为辅、配套产业同时发展的良好局面;莉安娜制衣、佳鑫电子建成投产,凯迪生物质发电、百达休闲用品、达奥机械制造、达志机械配件、盈育精密电子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和顺利推进,大大加快了电子、玩具、制药、机械、服装、食品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步伐,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率先创建三个示范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科学发展正当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北流市提出了率先创建广西东部产业转移、非公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市的目标,并以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抓手,集中精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了经济的逆势增长。
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创建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产业高新化、布局专业化、机制市场化”的工业发展思路,走“一区多园”的发展路子,把广西日用陶瓷工业园区、鑫山工业集中区、皮件工业集中区、南部工业集中区整合成一个规模更大、设施更完善、布局更合理、集聚能力更强的东部产业转移园区。2009年以来,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亿元,新建成标准厂房22.16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到190多家,建成投产153家,其中接纳东部产业转移项目91个,合同总投资56.89亿元,到位资金31.15亿元。2009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79%;税收2.85亿元,占全市工业税收的50.8%。在广西29个省(区)级工业园区中,北流的园区规模排第十三位,税收排第十一位;在广西各县(市、区)工业园区中,北流的园区规模和税收均排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68亿元,同比增长40.32%;日用陶瓷销售收入增长37.78%、水泥产业销售收入增长41.24%。
推进全民创业,创建非公经济示范市。大胆探索城投公司参与国企改革模式,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市场运作,通过实行“收购盘活→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土地升值”的办法,先后对市糖烟公司、氮肥厂、医药公司等9家企业实施改制,已完成改制5家。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业均纳入中心服务范围,实行一站式办公,统一受理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简化程序,限时办结,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发展软环境,促进了全民创业。2009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38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954户,个体和私营从业人员新增10870人,目前,全市私营企业达1578家,个体工商户24306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90%。非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出口7478.28万元,同比增长83.98%。
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市。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发展基石来抓,通过鼓励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特色农业新品种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龙头企业培育等多项综合性的措施,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通过出租、转包、互换等形式,流转土地10.3万亩。去年以来,全市引进推广超级稻、花生等品种30多个,引进农业新技术20多项;全市新增奶水牛、肉黄牛、三黄鸡等规模生产基地271个,建立全国最早成熟优质提子示范基地7个共3000多亩,超级稻、花生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区的样板;优质香蕉、百香果、提子等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9.4万亩;无公害稻谷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自治区农业厅的产地认定,其中稻米产品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全市现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玉林市级11家。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7.5万户农民靠发展种养业致富增收。结合城乡风貌改造,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示范点之一的民乐萝村风貌改造取得了较好成效。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打造城市新名片
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优美、舒适宜居的幸福生活是北流市委、市政府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获得广西园林城市的基础上,2009年5月北流又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围绕这一宏伟目标,继续实施“西连东移、南拓北扩”城市发展战略,运用现代城市经营和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开发建设与园林绿化相结合、文化塑造与景观建设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筹措和带动了各类资金14.91亿元投入城镇建设,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不断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了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在重点抓好总投资超百亿元、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荔枝场、城南、永顺三个新区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松木岭商业街旧区改造工程。城南辅道22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化工程、城区给水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少年宫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少年宫的规模、设施和条件在全区都是一流的。新城·国际等大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批有一定气势的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目前城区超10层以上的建筑已经达50多幢,其中15层以上的30多幢。二是大力推进了城市绿化工程。从2009年6月创园活动启动以来,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先后投入园林绿化资金5360万元,收到社会捐款537.83万元,累计种植各种乔木5.61万株、花丛2.35万丛、袋苗264万袋;完成了7条城市主干道、8个居民小区、7个城市公园、28个单位庭院的绿化改造;在324国道玉容一级公路边建成了绿化面积达24.17万平方米的瓦窑头公园及城南辅道绿化景观;在玉容一级路北流段两旁移种了一批荔枝树,建成了21.5公里的荔乡大道。目前,北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4%,绿化覆盖率达到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1平方米,绿化三项指标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绿地布局合理、景观特色明显、生态效果良好以及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相互渗透、交相辉映的城市绿化新格局。今年,计划再投入1亿元,抓好鬼门关文化公园等7个城市公园开发建设、洛湛铁路客货站引道等12条城市主干道路的绿化。今年4月,该市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三是加快了城北区“退二进三”步伐。2009年以来,关闭(关停)了氮肥厂、第二水泥厂等8家企业,迁移了3家工业企业,改制了7家企业,并在该区开工建设了首期规划用地175亩、总投资6亿元的(北流)国际陶瓷展贸城。目前,北流市城镇化率达到35%,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到21万人。
发展民生事业
共建和谐新北流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北流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群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32.46万人,发放保险金1.87亿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91%;城市、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新建敬老院8个,实现镇镇有敬老院;新增廉租住房260套,建成了广西县级最早、规模最大、入住户数最多的甘村廉租房住宅小区。全市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7700多万元;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热情高涨,共募集助学、办学资金5000多万元,发放助(奖)学金590万元,有1.3万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建立和完善了医疗事故处理、安全事故理赔、突发事件处置等九大工作机制,在广西和玉林率先成立了维护社会稳定指挥中心,深入开展治安防控“大巡逻”行动,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认真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淘汰了18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改造了一批窑炉、拆除了一批烟囱,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生态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北流市委书记丘德奎、市长何东真表示,下一步,北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抓项目扩投资,抓调整提质量,抓民生促和谐,抓班子强队伍”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稳定回升势头、提高发展质量这条主线,走“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全力建设广西现代农业、非公经济、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着力促使增长更快、产业更优、城市更美、环境更好、机制更活、队伍更强,齐心协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北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骆怡唐群峰机器在轰响,党员承诺牌分外醒目……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播撒着奋勇争先的激情。承诺,是压力,也是动力。在创先争优“先锋承诺大行动”中,玉林市企业党支部和党员公开承...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