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南宁2月11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谢振华 庞革平 郑盛丰)地区生产总值翻1.2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2.14番;财政收入翻1.37番;工业增加值翻1.58番……“十一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攻坚克难创佳绩,完成了前所未有的12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的优秀“答卷”。
迈入“十二五”,广西以强烈的科学发展意识,提出“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奋斗目标。
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表示,“富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提高人民幸福感;“强桂”,就是要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大力提升综合实力,走在西部开发崛起的前列,使广西成为产业发达的经济省区。
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十一五”期间,广西各级财政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累计达3305.15亿元,是“十五”的3.61倍,年均增长32.8%。自治区主席马飚表示,未来5年,广西将继续突出民生、发力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年,广西将筹措资金300亿元以上,实施医疗卫生保障等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解决群众的看病难、喝水难、读书难等问题。同时,把加快工业化作为强桂的重要推动力。
广西推进“富民强桂”的一个举措,是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今年将全面“扩权强县”,通过直接下放和委托下放两种方式,下放721项权限。“太期待了!这比给我们三五个大项目要强百倍,县域经济的活力将被最大化激发。”北流市委书记丘德奎说。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西提出要跻身“万亿GDP俱乐部”的奋斗目标。为此,自治区将加快实施661项投资1亿元以上和33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研究制定培育千亿元企业“一厂一策”扶持措施;对全区2600多家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原载《人民日报》2月12日第一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骆怡文/图核心提示:进入新年,是玉林市民间义工最忙的日子,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寒冬送温暖”活动,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丝丝暖意。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慈善最为特别的一年。因为“...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