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智华)3月9日上午,北流市在该市老年大学召开了陈起寰歌体新诗作品研讨会,玉林市诗词学会及各县(市、区)诗词学会的代表60多人参加。
陈起寰是北流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陈起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涉足民歌、戏剧、曲艺、对联、歌词及歌诗创作,他结集出版了歌诗集《红豆情思》、长篇叙事歌诗《梁祝姻缘》和歌词集《情缘依旧》、《香甜的河》等,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歌体新诗”是玉林市以丁冬为首的一批诗人在20世纪末最先提出的概念,目的是探索民歌语言与近体诗格律相结合即“歌诗兼容”的新路子。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在中华诗词论坛开辟了“歌体新诗”专栏,并先后在《玉林日报》和《万花楼诗词》开辟了“歌体新诗”专栏。到目前为止,光是《玉林日报》的“歌体新诗”专栏便已出版了将近400期,发表的歌诗作品数以千计,引起国内诗词界的重视与赞许,影响很大。为此,还培养出不少歌诗骨干作家如陈起寰、陈锦绵、罗陆艺等,他们先后出版了个人的歌诗集。“歌体新诗”就像是春天的一棵小树,正在日渐成长和茂盛起来。而这次召开的作品研讨会,就是研讨其中骨干作家陈起寰近年来所创作的歌体新诗作品。
会上,与会人员对陈起寰的歌体新诗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陈起寰的歌体新诗充满着火热的时代激情,语言凝炼、清新、明快,意境开阔舒朗,或春云飞卷、开阔舒展,或豪迈雄浑、劲鷹横空,富有民歌的韵味,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美的艺术享受。
新闻推荐
1985年的秋天,17岁的陈咏离开了他熟悉的大容山脚下的北流市民乐镇,来到喧嚣热闹的深圳特区,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闯荡,也开始了他的艺术寻梦之旅。出生在大山脚下的陈咏聪明...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