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流市新圩镇南胜村,说起罗承英,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她是南胜村首批诚信计生户之一,是“诚信计生小组”组长。这个当初靠出外打工挣钱养家的农家妇女,在2008年创办了一家木器厂,凭着勤奋和努力,甩掉了贫困帽,成为远近闻名的计生女能人,实现由农民到商人的转变,还带动本村诚信计生贫困家庭靠木器加工走上了富裕路。
南胜村村民世代以农业种植为主,村民收入微薄。罗承英也像其他山里女孩一样,谈婚论嫁,结婚生子,过着山里人贫穷而简单的日子。穷则思变,罗承英想到自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贫穷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别人能发家致富,我也能!”她决心依托村周边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毅然办起了木器厂。
罗承英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到处搜集信息资料,购买相关书籍,白天干活,晚上学习,逐步摸索出并掌握了木器加工技术,如今她的木器加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厂子营业额一个月就有50万元。尝到甜头的罗承英,又在去年开办了一家“三生”有享网购超市。凭着木器加工厂和网购超市,她家一年纯收入就有20多万元。“前段时间到贵港考察了,我准备引进一台烘干机,扩大规模。”罗承英幸福的笑容挂满眉梢。
富裕不忘乡邻。罗承英办厂不仅富了家庭,也带富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村里群众从她创业中看到了希望,她由此获得了群众的信任。早在2002年,罗承英生下儿子后,就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多年后又成为村里首批诚信计生户,并成为该村3组的诚信计生小组组长。作为村上的计生干部,她十分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她深知要搞好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首先应该带领村民走出贫穷和愚昧的圈子。创业之初,她就说:“我办厂不仅要吸收计生户到厂里务工,还要带领她们去创业,‘金饭碗\’要先给计生户。”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办厂后,罗承英首先吸收计生户进厂,并在岗位安排、工资报酬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计生家庭户到其“三生”有享网购超市购物,一律实行8折优惠。“部分人员如今已是我们厂的骨干力量。”罗承英说。像这样,她先后吸收进厂务工的计生户达20多家,每年支付的工资30多万元。该村诚信计生小组的独生子女户杨桂红在厂里务工,有了一定积蓄后,在罗承英的帮助下,杨桂红也办了木器加工厂,如今也是有名的富裕户。“我吃过出外打工的苦。其实在家门口工作比外面好多了,挣的钱不比外少,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大家一起过美好的生活。”罗承英说。
罗承英不仅是致富带头人,也是计生带头人,在她倡议下,由10名已婚计生姐妹组成的南胜村“诚信计生小组”,不但规范执行计生政策,还在她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种养业和加工业,帮助该村其他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生育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家平常比的不再是谁家生娃多,而是比谁有出息,谁多赚钱。”罗承英说道。在罗承英等10位育龄妇女的现身说法和带头下,南胜村共成立了53个诚信计生小组,278名育龄妇女签订了《诚信计生协议书》。该村育龄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并为筑牢基层人口计生网底增添了新生力量。
罗承英带领计生户创业的事在南胜村产生了很大影响,争当计生户已成为南胜村的风尚,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该村的深入开展。南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近年来一直走在新圩镇的前列,全村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无政策外出生现象,连续三年成为北流市计划生育先进村。独生子女领证人数逐年上升,双女户落实长效避孕措施达到了90%以上,有201家计生户脱贫致富,其中19户实现了自主创业。
新闻推荐
3月9日,玉州区卫生局组织城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青年志愿者到城北街道潘岭村为五保村老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并为五保老人送去了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用实际行动诠...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