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古民居、古碉楼、古祠堂,还有古庄园、古学宫、古书院、古戏台、古寺庵、古亭榭、古桥阁、古城墙等,在素有“中国建筑之乡”美誉的北流,大量的明清及民国时期古建筑散落在村邑里巷。这些古村落、古建筑,与新农村、新庭院、新民居交相辉映,使荔乡大地成为一个古韵今风竞妖娆的人文之乡。最近,作者在北流市西埌镇西埌村城肚组发现一座清代四角古城堡。这座古堡名为“三星堂”,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至今还保存完好。“城肚黄”为清代及民国时期当地的大户人家,名门望族。四角古城堡就是“城肚黄”族人所建。它墙高10余米,宽近30米,城堡的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各有一个炮楼,每个炮楼有多个瞭望孔、射击孔,四角炮楼遥相呼应,为广西罕见的全封闭式古城堡,更是研究北流清代古建筑文化的实物建筑。
三星堂:一座罕见的封闭式军事防御古城堡
4月26日一早,细雨扫城。我们一行抵达西埌镇,城肚就在西埌镇圩边,穿过几条村路,几分钟就见到这座名为“三星堂”的古城堡。
“三星堂”坐落在西埌镇西埌村城肚组,占地两亩多,是一座主要用于军事防御与供奉先祖的城堡式建筑,为清代名士黄夔龙率族亲兴建,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进入四角古城堡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星堂”门楼。门楼为青砖灰瓦建筑,门额上书“三星堂”,左右楹联“西园翰墨,朗苑琼林”,把“西埌”谐音嵌入联中,更显示出城肚黄族是一个崇尚文化、尊崇读书的书香门第。“城肚黄”先祖自广东连平来,因而门楼有一扇趟栊门,也可见受广府民居建筑文化影响。门前现是一片空旷的田野,闻讲旧时这里有一张鲤鱼状的水塘,有一条长流水。
从门楼进入,即可见一座四角古城堡。但见古城堡的城墙约有10米高,为灰沙墙。中有一门,又有门额楹联。门额上书“五福临门”,左右楹联“棠棣蔼春风,芝兰光甲第”。从中门入,可见头座开口是一个香火厅,并有骑楼;中间有一个天井,可谓天内有天。二座为一个穿心厅,两层高。古堡的四周,则是高高的城墙。但见城墙内有条砖砌的登楼扶梯,我于是沿着这条登楼扶梯上了古城堡。登高四顾,但见这座古城堡的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各有一个炮楼,每个炮楼有多个瞭望孔、射击孔,四角炮楼遥相呼应。城堡之内门户相通,墙头相连,堡上平台修有通道,可以从古堡上的平台快速到达任何一个炮楼。高高的堡墙,加上强有力的防御工事,使“城肚黄”族人避过一个个匪患年代。
清代同治、咸丰年间,容县范亚音等匪众猖獗,多次侵犯北流城。这股匪众与北流城内匪首勾结,攻城略地,杀人越货,城中千余官民被害,民众惶惶。西埌镇位于北流北部,属于北流城郊,又近容县,易受匪患。作为当地望族的“城肚黄”,族中名士黄夔龙大兴土木,修筑了这样固若金汤的城堡。由此可见,这是一座军事防御作用鲜明的建筑,是一座家族式小城池。如今的“三星堂”古建筑就仅余这个门楼和城堡。闻讲“三星堂”周边还有很多清代古民居和民国时期的西洋风格建筑群,已在历史烟雨中湮灭,不复可觅。
城肚黄:一个崇礼尚武的名门望族
“城肚黄”先祖是自广东连平迁入北流西埌镇定居,入桂始祖为黄华公,至今已历九代,有数百人,渐成北流名门望族。崇礼尚武,耕读传家,敦亲睦邻。“三星堂”四角城堡为“城肚黄”三世祖黄夔龙所建。黄夔龙为清代一个军功六品监生,崇礼尚武。夔龙公生三子,名为凤銮、清瑞、凤翘,谓之“三星”,“三星堂”堂号由此而来。城肚“三星堂”名士有:黄兆熊,清代举人,官至兵部侍郎、广西提督;黄维,民国时期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任广西银行总行长;黄兆铭,广西省造币厂交收部经理;黄伯乾,民国初期北流县县长;黄逸生,南宁染织厂厂长;黄琯荣,抗战时期北流县民团总司令;黄景棠,北流县电灯局总经理;广西省造币厂厂长黄勉士等等,还有留美博士、教授黄希霸、黄希文、黄以玫、黄以致、黄以琪,空军机械师黄瑚勋等。建国前后,城肚“三星堂”都是英才辈出。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城肚“三星堂”出举人1人,秀才2人,县长2人,中学(中专)校长3人,留洋硕士(博士)3人,工程师6人,教授2人;新中国成立后又出了大学生44人,研究生10人,硕士8人,博士1人,工程师6人,教授1人,县委书记1人。黄志源先生就是我所熟识的“三星堂”名士,他是北流第一所私立中学富林中学的创始人,是全国民办教育杰出校长,首届“北流市十佳文明市民”之一。“城肚黄”有族人题诗赞曰:“西埌城肚三星堂,出洋入泮响当当;落地金盘浮金鲤,富比陶朱贵柳郎。”
同行的有一位老师是本地人。他告诉我,“三星堂”的不远处还有一座民国西洋风格庄园,而且庄园主人就是“三星堂”名士黄逸生的私邸。闻之,我们兴奋不已,在他的指引步行数分钟,便来到一座叫“建华堂”的西式庄园跟前。不巧的是,看管庄园的人不在家,我们吃了闭门羹。庄园中的几条猛狗闻到人声,在栅栏内“汪汪”作吠,警告我们不要靠近。我们只有从庄园外察看了。
从外观目测,这座庄园约有五亩地之大,大多是民国时期西洋风格建筑,看上去保存得较完好。庄园内布局合理,道路分明,树木郁葱,庭院深深。闻说庄园的主人黄逸生,是民国时期一个开明的民族资本家,从事染纺业,曾长期在香港生活,受“三民主义”和“东学西渐”思想影响颇深,一生追求“实业救国”,是一个纺织工程师,民国时在南宁创办染织企业。庄园边上的一位阿婶告诉我,黄逸生的后裔现居湖南、广西南宁和香港等地,庄园事务交由一位老伯管理。可惜,管理庄园的老伯早出晚归,在农贸市场上卖菜去了,憾而未得开门让我们细察。这位阿婶还告诉我们,庄园里的房子装修豪华,如果能进入庄园内看看,一定会让我们感到吃惊。看来,此行真留有一点遗憾。
当我带着余憾准备离开的时候,在村头碰到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伯。当他们知道我们的来意之后,跟我谈起了“三星堂”四角城堡、“建华堂”庄园和“城肚黄”的一些历史和人物故事,让我对这些古建筑和故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一问,才知道跟我搭话最多的老伯,就是民国初期北流县县长黄伯乾的儿子黄雄祯。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