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天刚蒙蒙亮,73岁的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村民宁惠芬便扛起扫帚出门,她将和其他老人一起,义务为村里的公共场所进行保洁。
20多年来,这个场景几乎天天出现在罗政村,成为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民们把他们亲切称为“老人清洁队”。
■义务清洁“老人清洁队”
有近30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村道、广场、公厕等村里公共场所及设施的清洁卫生工作。“只要不下雨,每天清晨的6时至8时,我们都会出来义务扫地、搞清洁。”正在清扫野荔园广场的“老人清洁队”队员刘星辉说,我们村现在建设得美丽了,作为老人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晚辈做榜样,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刘星辉一边和笔者诉说着“老人清洁队”的点点滴滴,一边和黄永全、罗修进等几位老人对广场的杂草进行清除,并把果皮、塑料袋等分拣到垃圾桶里。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这里变得干净整洁了许多。
■20多年的坚持
据罗政村党支部书记钟耀荣介绍,这支“老人清洁队”是自发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罗政村村民发展葡萄、甘蔗、马铃薯种植和林下养鸡等特色农业,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大家都建起了小洋楼,居住条件变好了,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可一些村民还存在不好的卫生习惯,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1991年,村民封进生、罗承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头义务打扫村庄卫生,在他俩的带动下,20多名老人也跟着干,逐渐形成一支义务清洁队。
钟惠兰是这支义务清洁队的“老队员”,在义务清洁队形成之初,她便是其中的一员,2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这个岗位。每天清晨,在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她就拿起扫把,清扫自家附近的村道,并把一些丢弃的甘蔗渣、塑料袋等捡起来。
“把地扫干净、把卫生搞好,有个好环境,大家高兴我也乐啊。”钟惠兰看到自己的举手之劳换来了村里的干净整洁,很是满足。
20多年多来,这支“老人清洁队”一直自发打扫村里的公共场所,用无私的汗水,换来村庄整洁的环境。看到他们辛勤的劳动,那些曾经乱扔垃圾的村民心里过意不去,慢慢地也改掉了不好的习惯,村里也形成了一股人人讲卫生、人人保卫生的良好风貌。
新闻推荐
好心态、多运动、少熬夜。98 岁老人身轻如燕,一辈子没吃过药 长寿秘诀:我的宝贝叫“菜园子”
碧绿的菜园子、郁郁葱葱的蔬菜、生机勃勃的葱花……如果不是看到一名老人在地里不停地劳作,你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名98岁老人的“杰作”。今年98...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