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在博白县诚信文武学校校园内一场由中华邓世蕾爱心协会发起的爱心捐赠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当从中华邓世蕾爱心协会常务副会长摩天轮女士手中接过沉甸甸的10万元爱心善款时,该校创办人刘功明激动不已。为何有这场感人的捐赠活动呢?还得从刘功明不寻常的人生经历说起。
35岁的刘功明出生在博白县大坝镇一个农民家庭,刚出生时右眼就处于失明状态(后来被鉴定为视力二级残疾)。但是他身残志不残,在逆境中奋发向上,在流浪生涯中,他偶遇少林高僧释永帝后把他收留在自己创办的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经过3年的勤学苦练,刘功明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功。2010年,刘功明回到家乡博白,他想把自己的这身武术传授给更多的人。他在博白县城办起了博白第一家少年文武学校。残疾让刘功明切身体会到艰辛的人生滋味,也让他学会了感恩和回报。办学成功后,想起自己这一路所受到的好心人帮助,他更多地考虑如何回报社会。为此,他的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符合“孤儿和残疾人”这两方面条件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学校特殊的照顾,让他们能够在平等互助的环境下学习成长。他先后收留了6个智障学生,还资助10多位孤儿和贫困学生读书。
中华邓世蕾爱心协会的负责人从网络上了解到刘功明的曲折人生和他的行善行为后,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善举所感动。2014年1月18日,在南宁举办的一场公益晚会上,中华邓世蕾爱心协会常务副会长摩天轮女士认识了刘功明,经过深入交谈,摩天轮女士进一步了解了刘功明的处境和想法,于是决定帮他一把。
摩天轮女士和中华邓世蕾爱心协会的工作人员这次专程从香港赶来,为博白县诚信文武学校捐赠10万元的现金以及课桌、毛毯等。摩天轮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刘功明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帮助这么多孤儿和残疾人,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