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就是高架网床。猪住在‘二楼\’,粪便从漏缝板掉到下层……”在容县奇昌养殖公司的养殖基地,董事长陈忠洪指着一栋两层的栏舍告诉记者,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具有利防疫、节能减排、增效增收的特点。
“玉林市将大力推广这一新模式,从源头彻底解决养猪污染的诸多问题。”玉林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封寅芳说,高架网床养猪是玉林市畜牧部门和广大养殖企业,结合国内外养殖经验逐步摸索总结并推广的新型养猪模式,利用高架网床进行生猪养殖,生猪在二层饲养,粪尿通过漏缝板落到底层,及时将生猪与粪污分离,养殖过程栏舍不冲水,实现养殖源头减排的目的。
高架网床养殖优点多
高架网床养殖模式有四大优点:一是生猪粪尿通过漏缝板落到底层,及时有效地将生猪与粪尿分离,整个养殖过程栏舍免冲洗,可减少养殖用水量90%以上,大大减轻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从源头就可实现减排;二是提高免疫力,生猪在上层饲养,减轻氨气对其影响,空气清新,生猪抵抗力提高,死亡率降低,生长过程中少生病,用药少;三是节省人工,由于不用对栏舍冲水,减轻工作量,再配以自动投料设备,每个工人可以饲养2000~4000头;四是养殖效益高,料肉比可降低到2.4:1,可提前10~20天出栏。生猪养殖密度可达到0.8平方米/头。“每头猪可多赚200~400元。”陈忠洪表示,采用高架网床养猪,与传统养殖相比,每斤增重可节约养殖成本1元以上。
力争全市80%以上养殖场实现高架网床改造
在博白县文地镇大沙村的德鑫养殖场,记者看到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拆除原来的旧猪栏,“我打算全部改建成高架网床。”老板黄家顺说,高架网床养殖不仅更环保,而且还能增加效益,他打算跟上这一新步伐。一场养猪模式的新变革正在该县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已有30多家养殖场正在加紧改建。
2014年以来,玉林市以实现“清洁养殖”为目标,以养殖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以养殖栏舍改造和有机肥生产为切入点,大力推进高架网床建设。通过水产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推进,福绵、陆川、博白、容县等县(市、区)生猪高架网床养殖发展迅速,其中仅博白县就有70多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在建或已建成使用高架网床。目前,全市应用高架网床栏舍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架网床栏舍出栏生猪约80万头,据估算养殖污水减排量可达40万吨以上。今年全市可建成100家高架网床养殖场,高架网床栏舍面积约10万平方米。
今年,玉林市将以“美丽玉林·生态乡村”活动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推广高架网床养猪模式,创建生态养殖示范市。在未来2~3年内,力争全市80%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实现高架网床改造,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养殖健康的现代生态养殖业生产体系,促进玉林市养殖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