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靖边新闻 > 正文

怅望汉唐 行水看云 访文史学者李浩

来源:榆林日报 2018-10-27 17:32   https://www.yybnet.net/

李浩向学生授课 文史学者李浩 李浩为故乡题字

李浩 1960年生,靖边人。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暨汉唐文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学遗产》杂志编委、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化、唐代文学家族与地域文学、园林文学等。有《课比天大》《怅望古今》《行水看云》《马驹:道一传灯录》《流声:中国姓名文化》等大量著作。

昔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李浩常说,他有些像这只自不量力的鹦鹉,深知个人生命有涯、能力有限,但他深爱神州故国的文学和文化,深爱孕育这文化的陕西和华夏大地,所以才会在有生之年竭尽所能,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小城靖边,是李浩教授的故乡,黄土地的悠远浑厚让她的儿女无论走多远也不会改变骨子里的质朴率直。李浩文艺情思细致的气质则源自他的童年和少年,阅读总让他如饥似渴,那是知识的源泉、是通向世界的视窗,从此他对远方的世界有了无限遐想。他喜欢读,也喜欢对着围坐的同伴讲,执教为师的路不知不觉的从少年就开始了。他后来就读的靖边中学汇聚了从全国各地来的几十位大学生,他们渊博的知识唤醒了少年对学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1979年,经历过做舞台美术等职业的李浩,终于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以高分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来到了省城西安。古都的浩瀚带给他震惊,大学校园带给他开阔的眼界和解放的思想。李浩如鱼得水,孜孜不倦地吸收着所有的营养。四年的本科学习结束后,李浩考入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从著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安旗先生在李白研究中勇于立说开派,使他如醍醐灌顶,获益良多,其学术生涯由此开端。1986年,李浩留校任教,主攻唐代文学方向,开启全新的人生道路。

在学术研究中,他追求专精卓越,宁缺毋滥;在三尺讲台上,他倡导课比天大,身先垂范。著文为学、执教为师,三十余载中,始终以裨补学术、濡沫学子为志业,默默地守护着文人知识分子心中的一片宁静。为了能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突破,李浩开始尝试在工作之余继续深造,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后。

在陕西师范大学,他跟随霍松林先生研究唐代文学。在其著作《立雪琐忆》中,他追忆霍先生对弟子的教导:“他反复教导学生先器识后文艺,学习古代文学要两条腿走路,知能并重,研究与创作相结合,注重会通与识力,厚植学养,熏习出一种崇高的人格。”为了专注于学业,他主动辞去西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的行政职务,为论文写作腾出更多完整的时间。

1999年秋,获得博士学位后第二年,他进入复旦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随王水照先生做博士后研究。王先生尚真朴求简单,于人宽厚,学术精进尽微。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就是李浩效仿的目标和方向。两年之后,他以优异的学术成果被推荐为复旦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后。此后,他又一次回到了三尺讲台,在学术的一线从事研究。他不断前进探索,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开疆拓土。2015年,他再次向学校提出申请,辞去副校长的行政职务,回到安静的研究室和教室,心无旁骛地投身他所钟爱的科研教学工作。

唐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耀眼的巅峰。唐诗之美,是风采卓绝的神话,李浩治学正是以唐代文学为基点向外辐射。唐诗和现代人远隔千年,如何能更好地产生共鸣,李浩的唐诗阐释学为阅读、理解唐诗指引了一条道路。那是辉煌的时代,文人墨客将山水、田园刻入灵魂深处,然而廊檐亭榭、叠石飞瀑之美,渐渐湮灭在历史云烟深处,让人恍惚回首,但见美在云烟深处,因此李浩萌生出将唐代园林史料编成索引、进行考证的念头。由此形成了“唐代园林文化与园林文学”这一课题,《唐代园林别业考论》《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专著应运而生,使学界耳目一新。他对唐代关中地区的世家大族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这一课题也深耕多年,运用“地域—家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如关中文化精神、关中文学士族、关中文学群体、雄深雅健的关中文学趣味等一系列理论命题和范畴,撰写出《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朱玉麒在《唐研究》上曾撰长文对李浩热情赞扬,说“这是贡献给唐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本具有典范意义的著作”,并给出了“文史结合、选题新颖、论证严密、新见迭出”的高度评价。

一个浩瀚的唐朝,给了李浩太多的追寻理由,他翻越一个又一个山丘,经历过无数次考证,只为以后的人能打开一个广阔的大唐世界。他曾幽默地说:“我们做研究的人,应将自己训练成一只嗅觉灵敏的‘学术狗’,要具有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和广阔的视野,多关注学术方面的‘潮流与时尚’,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既能对学术‘预流’,又能对时俗有所超越。”

登高揽月却又滋兰树蕙,李浩在学术中追寻,也以师者的身份带着逐梦学子“从游”。他喜欢学生们称他为“李老师”,欣喜于一树树桃李烂漫。“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他教导学生们为学先要有大格局大气度,有宽广的视野、广阔的胸怀、远大的理想,有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他强调要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做研究,亲身感受当年孟浩然写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心境。

治学教学、知行合一、守正创新。这是一个带着温情、让人充满敬意的李浩。“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离开故乡已近四十年,李浩依然对故土充满眷恋,黄土地带给他的自豪与满足也愈发强烈。他说做人厚道、热情、乐于助人、待人诚恳、掏心窝子,这些品质就是故乡给我们的。他对故乡的未来充满期待,也愿意为故乡的未来奉上一己之力。

元代诗僧了庵有一首禅诗:“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李浩最为喜欢。行水看云间又能游弋在一个广博古老的文化世界,李浩的内心自在、自得和自由,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云上写着祝愿。

记者 李苗苗 张利峰 刘银才

新闻推荐

首创微喜剧(视频)赛事 第四届陕西省 喜剧表演大赛西安落幕

大赛现场主办方供图历时4个多月激烈比拼,前晚,由省文化厅主办,省喜剧表演协会承办的“第四届陕西省喜剧表演大赛”...

靖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把脉”生产2018-10-18 11:53
评论:(怅望汉唐 行水看云 访文史学者李浩)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